最近的股市非常火爆,牛市来了的宣传见于各大媒体,特别是科创板,前两天竟然有单日涨幅十倍的股票出现,但是由于科创板的投资门槛比较高,很多人并没有投资资格,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一种呼声,可以买科创板的基金呀。
我们对于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让别人帮忙投资,是很抵触的。虽然周围也有自己拿钱去炒股就套牢,但同期买的基金的收益率都超过了10%的例子。但是买的基金朋友在大牛市赔钱的也不在少数。
前几年基金市场不好的时候,曾经爆出过很多基金公司的黑幕,经过这几年时间,很多都被淡忘了,我们就给大家回顾一下:
一、无论收益如何,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比例都不变。这是当年基金公司被吐槽的一个热点,也是基金购买协议上黑纸白字的条文。当年股市从点一落千丈,很多基民手里的基金甚至跌到了一折的状况,但是查询年底收益的时候,竟然发现理财理到一折,基金公司收管理费一点都不手软。
二、基金公司内部的利益输送。关于基金公司的利益输送,都是市场上的传闻,谁都没有实锤的证据,而且这种事情想找个实锤的证据也很困难,只能大家补脑了。众所周知,一个基金公司内部会有好多只基金,但是这些基金的收益率差距就大了。有的基金公司为了打造自己公司王牌基金的排名,就会用自己公司内部其他基金项目的资金,去高价接盘明星基金项目投资的股票,这样明星基金项目收益排名很高,但如果不幸你买的是接盘项目基金,各种酸楚你们自己体会吧。而所有的这些,都能被解释为合法调仓,个中的过程,基金管理人根本就没有告诉你的义务!
三、基金操作的暗箱化。上一个黑料也提到了,基金的管理人没有把基金产品操作的明细提供给基金持有人的义务。所以交易监管几乎无法实现,正是这个监管上的漏洞,使得一些私募资金通过坐庄某些股票,通过资金、新闻消息等手段做高股价,本来是难以出货的。由于公募基金往往资金巨大,大的公募基金甚至规模达到千亿以上,能够有较强的操控市场的能力。于是这些庄家通过窜同公募基金经理,把手里的股票高价卖给公募基金,在他们实现“共赢”之后,受损的则是购买这些公募基金的投资者。
四、进*投顾界的最佳“学前班”。基金的持有人只能在购买基金的时候选择买或者不买,买张三管理的基金或者买李四管理的基金,在基金收益不高的情况下选择卖出或者不卖出基金。而且所谓张三或者李四管理的基金,也是基金公司一方的说辞,至于资金进入到基金公司之后,那些明星基金管理人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基金我们也无从而知,只是知道刚刚毕业的新人都把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助理,当成进*投顾界的最佳“学前班”。
上面这些都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购买基金,把现金交给别人理财的风险,至于“老鼠仓”,“净值造假”等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实际上的监管力度并不高,普通投资者也就只能吐吐槽。
至于是选择专家理财、大资金红利还是逃避上述我们列举的风险,决定权在您手里。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