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前不久,中骏集团旗下方隅控股宣布,与知名投资集团KKR达成合作协议,就北京一处余户的大型租赁公寓社区进行收购。借此机会,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对话了方隅控股CEO、副董事长陈坚。
在加入中骏方隅前,陈坚曾任职于瑞士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和麦格理,拥有超过20年的国际投资银行从业经验。作为方隅的领头人,陈坚没有选择竞争激烈的白领公寓,而是切入同样存在租赁需求的中高端长租公寓。
天然的资金管理优势,与中高端租赁市场如何适配?
从投资方角度出发,如何兼顾多方利益达成共赢合作?
私募基金资金是怎么如何流动的?入点在哪?
陈坚从实操角度拆解,私募基金如何玩转长租公寓——
谁来投?
为什么看准长租?
赵然第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私募基金如何寻找客户?找客户难不难?他们有哪些特征?
陈坚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首先是熟悉中国的客观环境,有哪些*治风险,并且主观上也接受这些风险。
其次是了解产业。疫情对办公物业的影响不可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购物中心的投资一直都是难的,网购对实体购物中心的影响一直存在。线上对线下商业的冲击在全球仍呈上升的态势。酒店是供过于求,大部分是为了配合房地产业,本身经营很难。医疗地产投资庞大,难以形成规模化。所以,目前全球投资人的投资优先选择前三名是物流、IDC数据中心和长租公寓。这三种产业引入基金管理共同来做,这种商业模型在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遍的。
最后是经常在中国做一些比较领先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国际上的投资人,他们可能在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等都有一套成熟的架构,觉得没有理由中国不是这样的,那他就愿意先做一步,愿意当这个领头羊。
那么我的角色就是,分辨谁愿意做这样的先锋。有很多投资人,我们可能已经认识十几年了,但是都没做过生意,一直保持联系。因为认识得足够久,所以对他们有一些概念,谁会是那个领头羊,谁是谨慎的观察者。一个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跟基汇资本长租公寓成立的投资平台。
赵然为什么是在那个时点选择长租公寓?
陈坚几乎在其他国家长租这个行业都走得通,这不是一个中国行为,这是全球行为,他们在全球都有投资都赚了钱,所以就过来中国试一下,反正中国的基本面也有。
他们只要找一个管理者。做房地产投资是这样,你不能做坏人。做了一次以后整个圈子都记着你,以后就不给你生意做了。但是如果你有可靠经验、有口碑的话,这个背景就能给予投资人信心,跟他们去谈合作就会很有机会。
赵然就像这次方隅与KKR达成合作这样?
陈坚对,KKR和中骏是投资人,方隅是管理者的角色。
选哪儿做?
怎么做?
赵然国内长租市场目前是保障性和市场化双轨制,据我了解,方隅长租公寓的定位比较偏向中高端。这一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吗?
陈坚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的是民生问题,但也要有一些升级的方案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方隅的长租公寓目前覆盖的是25-35岁客群,经济水平相对较好。我们一般分三类,一类是中高层,拿出工资的1/3出来租房子;一类是因为工作流动需要短暂的住所;一类是自由职业者,类似网红博主这样新生代,收入还不错。这三类我们评估过,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50万~万人。
这一类产品不像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很多补贴或者税务优惠,但我们提供好的产品质量,租金价格肯定稍高一些但不离谱,就是纯粹的市场化运营。
赵然好的产品,好在哪?
陈坚好在环境,好在配套,好在服务。因为不是刚需型,所以环境很重要,比如绿化率很高的,偶尔租客走出房间以外,能感觉很放松很舒服。再比如我们在上海虹桥的公寓,配套的健身房是非常讲究的,有氧无氧相关设备齐全,已经达到了对外运营的水准,还配有健康管家。如果住户想上健身课,可以通过APP请他们做私教,如果只是想咨询,任何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时提问。再比如上海杨思附近的一个项目,更加注重公寓共享空间的打造,会配备天空跑环和泳池。
赵然目前只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布局吗?
陈坚构成长租公寓的要件有三个——
城市够大;
流动人口够多;
楼价不便宜。
这样的城市我的投资人更愿意买单。目前,方隅主要发力的城市有八个,北上广深杭不用说了,还有就是南京、成都、武汉。北上肯定是优先级,近一两年比较会专注这8城。
城市够大一般*策会比较及时。另外像做重资产,城市不大人口不流动,租金就会比较低。但是资产运作是需要运营成本的,这是一个固定费用,租金低净利润率低这个帐就算不过来。再有楼价如果比较划算,那么就中国人来说还是希望有个自己的家,只要够得上够得着就去买房了,相对来说租赁市场就旺不起来。所以,目前方隅偏重这8座城市,做一线城市,肯定是有把握一点的。
怎么算账?
基金如何流动与退出?
赵然在实际开发层面,如何从私募基金的角度进行顶层布局?
陈坚把账算到开发之前,中骏也适当提供一些补贴给方隅。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综合体,有住宅有自持,如果都是同价格的,自持这边收益率肯定就低了,如果做长租公寓,这个是用一个什么价格?然后再算要补贴多少,补贴完合不合商业逻辑。如果合逻辑,这个东西就成了。我们开发了专门的财务模型,在开发阶段,就把账算到这一层面。
赵然在税费和其他方面呢?
陈坚当然,各地税费都有不同,都是算进总账,在前期放进财务模型规划好,看最终回报能不能够达到,达不到可能长租这边的地价又要再低一点。总之就是拿地之前,账就算清楚了。
赵然关键中骏是已经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商了,这个在我看起来其实很难。
陈坚没错。
赵然还有一个问题,从私募基金的角度,将来如何退出或者资产如何流动起来,我有些困惑。
陈坚每一次投资大家都会问这个问题,但每一个资产都是一个新类别,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是新的嘛。有人买才能有人退出,但是没资产,人家想买也买不了对吧,所以新资产最麻烦的就是判断。现在市场上就没有一个已经成熟的长租公寓的资产组合。所以我一般的建议是,首先你要相信这个行业,中国长租公寓行业的基本面扎实,机构化趋势将更趋明显;其次参考其他行业,比如物流的收益状况;最后,通过资产运营管理,带给投资人更优厚的价值回报。
ICCRA年终重磅研究成果——《中国住房租赁市场蓝皮书·》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