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中国癌症早筛行业龙头诺辉健康(NewHorizonHealthLimited)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HK。
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坐实。
上市首日,诺辉健康开盘价为76.00港元/股,较之前发行价26.66港元上涨.07%,总市值达.64亿港元。
诺辉健康此前在发售阶段就表现亮眼,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倍,冻结资金超过亿港元,为港股历史上第二大超购。诺辉健康IPO引入景顺、清池资本、博裕资本、新加坡主权基金GIC等16家基石投资者。
诺辉健康成立于年,在中国癌症筛查市场,诺辉健康是最早的拓荒者之一。旗下产品包括肠癌居家筛查产品“常卫清”、粪便隐血居家自测器“噗噗管”以及肠道生态健康多维检测产品“常卫友”,覆盖肠癌、宫颈癌、胃癌等中国主要高发癌种。
年11月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常卫清”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其预期用途中明确常卫清适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这意味着诺辉健康旗下产品“常卫清”获得了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诺辉健康称,这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癌症早筛产品注册证,其批准过程基于一项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常卫清”也是继美国Cologuard之后的第二款获得国家监管批准的肠癌早筛产品。
在2月4日公开招股日前的记者会上,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朱叶青表示,“常卫清”在未来五年里极有可能是中国癌症早筛领域唯一合规的玩家。
朱叶青曾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称,该产品研发时间长达五年,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经历了6个月的试验设计和16个月的试验,11个月的注册审批流程,投入资金超过1亿美元,具有极高的技术和合规壁垒。目前国内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其他公司进入了前瞻性注册临床实验。如果潜在竞争者想要获得同类批文,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朱叶青强调,癌症早筛是新兴产业,同样也是健康发展的产业,合规性十分重要。
真正面向C端的合规早筛产品
在全球及中国,结直肠癌位列第三大常见癌症,且死亡率不低。根据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在第3及第5位。中国结直肠癌肿瘤高风险人群约有1.2亿人,其中年新发病例52万,死亡病例19.1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那么,结直肠癌领域的早筛第一股为何意义重大?背后不得不提到两个遗憾的事实:
第一,目前中国总体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早期比约20%—30%,多数是晚期;实际上,结直肠癌本来是最适合进行筛查的恶性肿瘤之一,却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截止年,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十年间累计增长了%;
第二,以肠癌“5年生存率”为指标,美国患者的生存率已大幅提升至64%,而中国患者的5年生存率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的报告还显示,肠癌I/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以达到90%、Ⅲ期患者71%,如果Ⅳ期才确诊,患者5年生存率将降至14%。这一数据说明,早期筛查干预对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肠癌早筛技术发展历史悠久。最早由结肠镜开始,FOBT筛查技术随后,而sDNA技术则属于最新出现的筛查技术,最为前沿。
朱叶青表示,筛查的主要价值是排除阴性,要实现筛查就得做到“判断是阴性的人,一定要是没问题的,可以放心不用再做肠镜了”;至于“判断是阳性的人,则可能有问题的”,这就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临床手段加以诊断。
成立于年的美国分子诊断公司(ExactSciences),其研发的(粪便脱落细胞及其基因检测)多靶点粪便FIT-DNA肠癌早筛分子诊断产品Cologuard于年获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又被纳入医保及多个指南,导致该公司股价10年上涨36倍。据公司最新财报,精密科学三季度总营收达4.亿美元,总市值已从刚挂牌的10余亿美元冲到如今亿美元以上。
获批前Cologuard产品研发团队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临床试验结果,这项名为Deep-C的研究纳入了名患者,结果显示,Cologuard针对结直肠癌的总体灵敏度为92%,比单用FIT检出率明显更高,且针对癌前病变的进展期腺瘤灵敏度也达到42.4%。
美国的国家癌症早筛*策实现了结直肠癌出现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双拐点的出现,癌症早筛技术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中国癌症早筛赛道随后迅速被激活,在健康中国*策的大背景下,体外诊断试剂以及精准医学行业迎来了全面的合规管理。
年3月,国务院修订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将体外诊断试剂列入医疗器械分类;年6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了定义,规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