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一定要切记,自己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金融环境中,我们应该依靠的是常识性的原则,而不是哪个无所不知的先知。这话也是约翰伯格对投资者的忠告。
很多投资者对获得基金相关信息,都喜欢听从那些看上去无所不知的人的指示,最后沦为韭菜后悔莫及。
为此,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提醒投资者,投资基金,一定要依靠常识性原则
1.选择低成本基金
但凡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更关心投资收益,约翰博格却极力提醒大家,应该把投资成本放在第一位。
很多人肯定不清楚,投资基金所付出的多余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支付给了基金管理人。
假如基金的绝对收益是10%,如果基金的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等费率水平是4%。那么,这4%,就是被吞噬的收益部分。(这还没有以复利来计算)
所以,买基金,控制成本是特别重要的!
买基金控制成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买费率低的被动型基金,也就是指数基金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主动型基金里,选择那些低换手率的。
2.还是成本
很多不懂买卖渠道的人,基本上都会在银行选择购买基金,或者选择代销机构的推销产品,其实这中间就隐藏了很多附加成本,购买这一类基金,相比在直销渠道购买,肯定成本更高。
3.对“明星基金”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历史无法决定未来,不确定因素,用约翰伯格的话来说:“基金行业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绩优者,终有一天会失去他们的优势。基金发起人坚持花费巨资对过去的业绩广为传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投资者的大量新资金”
所以,历史业绩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4.不是大就一定好
规模大,更容易提高交易成本,而且也会加剧股票价格的波动。相比那些小市值的基金,大市值基金的流动性要求更高,选择的品种也更有限。
5.不要买太多
一讲到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很多投资者就拼命的买基金,一个账户买十几个基金,这种投资理念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以一个人买5只以上甚至更多股票基金来分散投资,这种分散投资的效果还不如直接投资一只指数基金,最终难保收益还不如指数。毕竟股票基金的成本高啊
所以,如果是像这样,在干草堆里面的找针尖,还真不如直接要这个干草堆
我是万子婳:
一位券商从业3年,全职股民3年的自媒体人、电商创业者,多家平台原创作者,专栏作者,一位热爱读书、经济、金融、历史的80后
看完记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