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我的基金持仓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www.ytysbz.com/

年的第一个月还剩几天就过去了。前几天我进行了一波调仓操作,建仓买入了最后一只主动型基金——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今年的主动基金配置算是全部完成了,剩下的除了加仓和仓位调整以外,大概率是不太会再去买入其他主动型基金(除非是基金经理离职或者发现自己买错)。截图如下:

支付宝上是这五只主动,其实还有一只睿远价值成长,由于在支付宝没办法买到,所以我放到了券商账号里面持有。也就是说,今年的主动基金持仓总共为6只。分别为: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易方达蓝筹,富国天惠,睿远价值成长,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以及前海开源沪港深。

那么为什么我会去买这六只呐?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建仓买卖的逻辑。

首先声明一点,市面上的好基金很多,不要问我为什么只买这几只,而不去买其他的。我想说的是,我要有那么大资金量,我巴不得把所有好的基金都买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也看到谢治宇的兴全合润,何帅的交银混合或者同样是易方达萧楠的易方达消费等等,但是我不可能全部去买,所以我只能说我来挑选我认为适合我的,对于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这6只基金。所以千万别觉得只有我买的这基金是牛逼的,其他人都是垃圾,我打死都不会承认这点的。

那么为啥选这6只呐?首先我之前说过的,光买好的基金没啥意义,一定要在选出好的基金的同时,配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一套攻守兼备的组合,这才有用。不然我反而会觉得会乱起来。建立组合的关键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个大方向,也就是说你最主要看好哪个版块,觉得这个版块在这一年或者说在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都长期向上,你可以根据这个思路来进行建仓买卖。而我选定的大的方向也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三块。消费、医疗和科技。这三块可以说是依附在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里。我所想建仓的就是以消费为主,医药科技为辅的组合。

首先谈消费。消费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离不开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必须要处理和经历的东西,因此这块可以说是我不仅长期看好,并且值得我下重仓的版块。毕竟不管熊市还是牛市,你难道就不吃喝拉撒了?基于这个逻辑,我选了两只消费主题的基金,易方达蓝筹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这两只都是主打消费的股票。只是两只的消费侧重点有所不太一样。刘彦春偏爱大消费行业,白酒、养殖饲料、文具、家电都买。而张坤的易方达蓝筹则除了消费之外还有一部分港股,正是因为有这一部分港股,我倒觉得可以用来平摊A股下跌时的风险。那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来举一个前几天的例子。我们知道最近白酒很高,都在回调下跌。景顺长城从年初持有收益还有72%,一路跌到了现在的63%,跌掉了10%左右。而易方达蓝筹则从去年年底建仓到现在冲到了20%,同样是重仓白酒的消费基金,为什么一个跌10%,一个涨15%呐?我个人观点除了张坤控制回撤的能力比刘彦春强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易方达蓝筹可以买港股,而景顺不能。A股现在已经到了点附近,很多版块基本都处在高位,低估的版块很少。很多基金经理明知道高了,但是却没办法去调仓,因为买不了别的东西。但是蓝筹不一样,A股高了咱可以不买A股的股票啊,咱可以杀向港股去买港股的股票啊。

看易方达蓝筹的持仓,可以看到,在第四季度,张坤是大举买入了美团,腾讯,港交所等香港上市的公司股票,而减持了一部分白酒。而恰好这段时间白酒大跌,港股大涨,从而完美的避开了风险。但是景顺却做不到这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白酒回调而无能为力。我记得上周最好玩的一次操作是,几乎所有基金跌大跌,我本来也本着大跌的心情去看易方达蓝筹,结果那天他给我一个惊喜,只跌了8块钱。我当时都看懵了,在所有人都跌成屎的时候,居然才跌8块,可见这一波张坤的极限操作确实牛逼。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只买蓝筹,而还要再买景顺呐?我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景顺拿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景顺的长期收益还可以。第二,虽然回撤上刘彦春比不上张坤,但是攻击性(收益)却比张坤要强。消费白酒一旦崛起,那么涨幅肯定会比蓝筹更好。所以景顺作为前锋进攻的角色存在,会更合理。并且今年景顺的仓位我并不会像去年那样拼命的加,今年的投资重点会放在港股上,也就是会让蓝筹成为第一重仓基金,而前海开源沪港深的仓位也会加起来。而景顺并不会加到那么猛,只是会适当的加一些。

也就是说,消费行业是我未来主要看好的行业,于是配置了景顺和蓝筹两只消费基金。但是景顺的回撤比蓝筹要高,因此作为前锋攻击位置存在。而蓝筹由于风格更稳健,回撤控制更好,最主要是今年看好港股,因此今年会成为我重点投资基金。事实上,除去盈利,我目前在蓝筹上投入的钱已经超过了景顺。这便是我对消费的布局。

再来说说医药和科技。这两个版块其实我没有专门去买对应的主动基金,而是通过蓝筹和前海开源沪港深的部分仓位来协调。毕竟蓝筹里面也有爱尔眼科这种医药股,而且张坤的能力圈也有部分医药在里面,而前海沪港深也有宁德时代、英科医疗和长春高新这些医药科技行业,所以我就没有专门去再买科技医药行业。但是没买,不代表我不看好。后面虽然不会以主动基金的形式布局买入,但是我还是会对看好的行业用行业ETF的形式来买的。比如我之前就买了新能源车ETF,等到他到了高位我又把他卖了。通过这种方式来赚一波快钱也挺好。至于芯片半导体这种,我反正不可能去买诺安,倒不是说不看好芯片半导体的发展,相反,我特别看好这块。只是蔡丛嵩的管理基金的风格我不喜欢。他说他会allin半导体,要做最锋利的矛,而不会去控制仓位回撤。让我们散户自己去买别的来分摊芯片下跌回调的风险。既然如此,他仓位这么重,又不帮我控制回调风险,我干嘛不直接去买芯片半导体ETF呐?ETF同样是重仓芯片没有管理费,而诺安收了我的管理费还不帮我控制回撤仓位,我干嘛要白白给你管理费你又不帮我控制回撤呐?所以科技医药今年有行情,我应该就是通过ETF来捞一笔,不会再去专门买持仓度过高的科技医药主动基金。

再来说说富国天惠和睿远价值。买这两只完全就是冲着基金经理去的。但是其实这两只从去年一年来看,收益其实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富国天惠去年涨幅是60%左右,这个涨幅在一般的基金经理里面还行,但是放在去年那种行情下,作为牛逼的基金经理这个涨幅确实我觉得有点差强人意,并没有跑出我理想的一个状态。景顺和蓝筹去年是涨了差不多%,但是富国和睿远的涨幅相对于这两只来说还是差了点。不过基金经理这个在我看来挺吃年限的,傅鹏博和朱少醒都是从业年限长,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收益率摆在那。作为长期投资来说,稳定性还是可以的,所以我倒是也愿意等着,只是仓位可能不会有那么高。

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这只是我拿去年的广发稳健增长给换来的。因为去年一年广发确实让我很失望,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状态。稳是确实稳,就是有点太稳了,稳到我都觉得我扔余额宝可能受益都比他高。因此我对他失去了耐心。虽然广发我买来是作为防守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在防守的同时能带来一定的收益,而不是半年下来赚,这没啥意思啊。于是我换了这只。同样是稳健,60%的股票搭配银行理财和现金,收益从去年看还是不错的。这只作为防守,可能资金不会有太多的投入,可能2-3层的样子。具体还要看今年行情的走势,如果走势不好,我会在这里加大,减少景顺的仓位。

最后说一下新买的前海开源沪深港精选。基金经理是曲洋,从业7年回报率18%,这个不错。之所谓我买他的这只也是基于两点。第一是因为今年我看好港股,毕竟19年,20年香港市场一直比较低迷,我觉得今年可能会有所爆发一波,而前海这只是专门投资港股和A股的,配合易方达蓝筹,我觉得今年靠这两只来布局港股应该也够了。第二,就是这只回撤非常小,三年最大回撤在18%,确实够稳的,回报不仅好,回撤还低,对于我这中稳健性选手,我喜欢这种基金。因此今年会重点发力蓝筹和这只前海,让他们成为我的第一和第二大重仓股。

这也就是我对于买入这几只基金的全部考虑。攻击性的前锋交给景顺,中场交给睿远和富国,剩下的港股可以给蓝筹和前海,最后的稳建我选的是交银。这6只主要是消费,但是也涵盖了部分医药,科技,成长,港股和稳健,虽然医药和科技含量并不多,但是我也说过今年会通过场内ETF来持有他们俩个,后面也会根据经济形势买入不同的ETF赚取行情的钱,并且我现在也这么做了。希望年底再来做复盘的时候能给个满意的收益。

最后再说几点。

第一,有很多人后台问我一些投资的事情,这个如果是能够立马说完的我会尽量回复哈,但是有些问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能够说完的。还有包括于他们通过天天基金删选完剩余一大片基金问我对这些基金的看法,这个真的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的,我真的没办法回复哈。

第二,还有直接来后台问我有什么可以直接买的,这个我不推荐买基金,买什么自己决定。我在雪球上见过一个大V发过截图,说有一个粉丝,看到大V买了某只股票他自己也去买,结果亏了钱来骂那个大V说害他亏了钱,问题是人家都没叫你买,你自己买了亏了又来骂,这个真的没意思。换成我是那个大V可能会回一句,“为了防止你再亏钱,我决定为你好,拉黑你”。赚了钱别来感谢我,亏了更别来骂我,我不推荐你们抄我作业,毕竟我说不定哪天把这些全卖了也可能,到时候没跟上亏了可别来怨我。

第三,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