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停蹄,在5月27日获批之后,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马上就要在6月5日齐齐发售。更第一批科创基金一样,这批基金同样每只限售10亿,大概率会延续首批的火爆行情,第一天就会结束募集。
科创板为啥这么火?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科创板去年11月开始布局,主要支持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市场认可的企业,重点领域包括生物制药、高端制造和信息技术等,相比普通主板而言优势在于企业的成长性更好,更符合国家的战略定位!
而这次发售的科创板基金,就是锚定科创板的投资机会,而且相比前期第一批发售的科创基金来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参与“战略配售”。
什么是战略配售?简单来说,战略配售在购买新股的时候有“Vip特权”,不仅可以优选购买,还可以大额“批发”,相比普通的网下打新,能买到的新股数量更多。
之前就有华宝证券发布了相关报告,根据测算,对于同样规模为10亿的基金,战略配售基金参与科创板配售的收益贡献比普通基金多16%左右。而第一批科创基金大部分都是开放式基金,只能网下打新,在科创板打新这块分到的“红包”要小的多,所以这次的3年封闭基金优势非常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这5只基金该怎么选择?下面简单从投资团队和产品特征两个方面来做判断。
从投资团队来看,这次科创基金每家公司都派出了精兵强将,比如广发有擅长高端制造的李巍,富国有新兴产业的强人李元博,鹏华的则有擅长医药领域的金笑非,华安有管理王牌基金的胡宜斌,万家有擅长人工智能的高源。
综合比较下来差异并不大,都是非常强势的配置:
广发科创的投研团队相对“豪华”,由副总经理朱平直接挂帅,5位基金经理和5位研究员组成。基金经理李巍有12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广发制造业精选、广发新兴产业精选等基金经理。
富国基金比较“努力”,据说已经顺利完成多批次对科创板储备企业实地调研。富国在科创重点行业均配置多名资深行业研究员,共14人。
华安科创主题基金是5位拟任基金经理,配置相对“全面”。从股票、债券、养老产品,布局全面,任职年化回报相对不错,但可能面临多个基金经理沟通配合协作成本。
从产品特点来看,股票仓位控制上,五只基金都采取了与主流指数估值挂钩的仓位控制策略,个人按照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做了测算,广发、富国和鹏华的运作相对灵活一些,具体结果如下:
华安科创当前估值水平对应仓位为10%-60%,权益仓位较低,操作相对保守,偏固收策略;万家科创对应仓位最高65%-%,但这也会导致调节范围不够灵活。另外三只对比起来相对合理一些,富国科创以及鹏华科创仓位均为55%-%;广发科创对应仓位为50%-%。
值得一提的是,5只基金中,广发科创主题3年基金业绩比较指数权益比例最高,为60%,其余40%为债券;富国、鹏华、万家的三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50%股票50%债券,华安则是40%股票60%债券。业绩比较基准相当于基金的及格线,也就是说广发科创主题3年的及格线更高。由于公募基金多按照业绩基准进行考核,因此它的设定将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
综合投资团队、产品特点来看,个人更喜欢广发科创主题3年封闭混合(),一方面,基民投资科创板基金,主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