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先生讲中国智慧系列(第一辑)
一
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论述涉及的学问领域之广,作品的影响力之大,在当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南怀瑾先生的作品,素来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色,但是毕竟体量宏富,万象森罗,已正式出版的中文简体版作品超过五十种,总字数近千万,且以分门别类的专著为主,因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的门槛和压力还是有的。
我们策划这套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更轻松、关联性更强的阅读体验,也希望有更多新的读者通过这套书走近南怀瑾先生,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为每一本书设定了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方面对应着南怀瑾先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板块,另一方面对应着与读者的关联性。每一本书一般由几个章节构成,每一章聚焦全书主题的一个方面,由几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由标题引领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叙述,大部分文章篇幅在三千字左右。每篇文章素材的选择,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三个原则。我们力求让每一篇读起来都是“散文”的体验,体量轻小,易于阅读和归纳理解,而篇章之间又组成更大的叙述和主题,让读者有层层渐进、步步深入的体会。
二
具体到《中国有文化》,我们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读者如果想通过一本书来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总体看法,现有的著作是不容易办到的。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几乎全部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播,也完成了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反思。其实,这种反思已经是一种关于人类文明前途的关照。当我们看到他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表的对于当代经济、文化问题的看法依然没有过时,就会明白这种反思的深刻。
《中国有文化》
第一章《什么是中国文化》。第一个重点是从名称切入,告诉读者“中国文化”这个名词讲起来的时代背景,即东西方文化相遇、中国开始现代化、传统文化面临断层;第二个重点是告诉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南怀瑾先生如何选定了自己的初心和志业,即接续和传播传统文化。第二章《三家大脉络》,概述中国思想史的主体儒、道、释,阐述三家的历史脉络、核心观点和影响。第三章《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词》,以重要概念为切入点,讲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第四章《为什么有家有国,却没有社会》,从古代社会的结构特征来揭示传统的伦理价值和社会组织方式。第五章《中国有没有“经济学”》,把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话题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来重新理解。第六章《穿透迷雾的历史眼》,介绍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启发我们如何读历史,如何理解包括当代史在内的历史。第七章《政治有原则》,介绍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为政原则。第八章《传统教育的启示》,对比、反思中国古今的教育观。第九章《东西方文化的对照》,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发展趋势,反思当代人类文明的危机。
南怀瑾先生讲述古代典籍的一大特色就是经史合参,这里的“史”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也包括他对当代的观察和反思,而当代也是由过去的历史累积而来的。这样,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述中,古代典籍不再是遥远过时的陈旧文句和了不相关的生硬理论,而成为我们理解过去、当下乃至未来的钥匙。
书名中的“文化”不等同于今日人们口中“文化活动”“文化界”的“文化”,也不仅仅是指古代的“文史哲”遗产。正如南怀瑾先生在书中所说,中国传统的经济不等于今日的经济,为政不等于今日政治,古今的教育也已经不是一回事,名词内涵差异的背后,是一整套认知方法和价值观的差异。在我们看来,于当代人而言,理解这些差异,就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关键。
三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人文,注重现实人生问题,而南怀瑾先生治学、讲学也注重实证实修,做学问与做人做事浑然一体,因而他的著作对于读者极具启发性。人生问题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是很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法停下来思考这些问题,而一旦环境变迁、际遇变易,往往无法适从,这背后透露的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人生无真相》
我们以“人生无真相”作为书名,是希望传递这样的信息: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看到的“真相”,都取决于各人的处境与境界;人生无真相,但是应该有方向;人生无答案,但是有选择。
第一章“人生的价值”,首先强调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没有人生观的生活容易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其次以孟子的“天爵”“正命”和《易经》的“参赞天地之化育”说明在传统文化中人生的至高价值是什么。第二章“立身的原则”,讨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原则和方法,比如理解自我的个性、独立谋生、坚定自己的立场,如何通过学习提高自我,等等。第三章“处世的原则”,从人情世故的内涵谈起,论述与人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比如宽容、诚恳,把握分寸感,正确应对毁誉等。第四章“事业的真义”,讨论事业与职业的区别,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与成就,如何才能有大成就。第五章“人生的真相”,探讨人生中无法违背的普遍规律,如何更好地应对命运的变化无常。第六章“修行的要义”,以南怀瑾先生自己的经历和体悟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中修行、安心的基础方法。第七章“人生的境界”,论述传统文化中更为高远、抽象的生命认知和生活境界,如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等理念。
四
《正道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