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5日电(通讯员王冬耀)日前,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课题组与附一院血液内科孙自敏教授、朱小玉教授团队合作,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机制与干预措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报道了移植后复发AML患者骨髓NK细胞的调节机制。
8月18日,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血液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Blood》上(影响因子25.5)。该研究不仅揭示了AML接受allo-HSCT后早期复发的机制,还为防止AML患者移植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对进一步提高allo-HSCT的疗效和推动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AM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差。Allo-HSCT是目前唯一的治愈方式。然而,移植后原发病复发仍是导致患者进行allo-HSCT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50%以上)。对移植后复发的AML患者而言,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复发的机制亟待阐明。中国科大附一院血液内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脐带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学科孙自敏教授、朱小玉教授团队与魏海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对AML接受allo-HSCT后早期复发的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
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一直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