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价值投资者同盟是这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1#

(来源:资事堂)

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格雷厄姆和多德出版《证券分析》五十周年庆典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们》。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群曾在格雷厄姆公司工作,修读过相关课程或和这个群体有交往的投资者们,如何在长期内获得突出业绩,进而打破市场有效性的故事。

这群人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居住地不同,组合的持仓品种也不同,但都遵循几个共同的投资原则,并且保持积极交流和独立决策。

巴菲特在这篇演讲中说,如果市场中涌现出的超级投资者群体,都出乎于某个异常特征的集中点(比如奥马哈的某处),那么可以确定这个地方与业绩之间具备某种因果因素。

这种因果因素似乎也在中国内地基金业中有所显现。近几年,不少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经理的风格进行分组,帮助基金经理坚守能力圈,保持鲜明而稳定的风格。

广发基金正是其中一家。年,广发基金全面梳理投研流程,将负责公募主动权益的投资团队分为价值、成长、策略三个小组。随后几年,基金行业了涌现一批风格鲜明的基金经理,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广发基金,如刘格菘、傅友兴、李巍、郑澄然、林英睿、王明旭、程琨、吴兴武、费逸……

在多元的风格之外,广发基金给外界的另一个印象是——长情。傅友兴从业年限近20年,司龄超过15年;李巍从业17年,司龄超过11年;费逸、郑澄然都是自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广发,在这里一待就是12年、7年……

让人感兴趣的是,广发基金有哪些特别的基因,能持续培育出风格多元的优秀基金经理?又何以能让老将新锐各路英才近悦远来、长期共事?

换句话来说,一个让明星基金经理们“和合与共”的“价值投资者同盟”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维护的?

01长期有业绩

年8月5日,坐落在珠江边上的广发基金低调开业。

这是公募基金行业内的第30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几乎没有人能预想到,十几年后它会成长为公募行业非货基金管理规模前三的头部公司。

成立的第三年起,广发基金在主动权益取得的出色业绩,渐渐为渠道和投资者所熟知。年,广发稳健增长获得全行业年度业绩第一名。年,广发聚丰、广发聚富的年度业绩跻身行业前列。

自至年的十年间,广发基金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易阳方、何震、陈仕德、冯永欢等,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广发自主培养。

自年投研改革后,广发基金在主动权益领域的表现尤为引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