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阳遇上邱晓旭,智能机甲开始升级 [复制链接]

1#

年后,彼得·林奇每年1月都会受邀前往《巴伦周刊》主办的投资论坛。论坛上往往交织着各种情绪的观点,尤其对于风险的焦虑不断。

年的论坛,正好是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点的两个月后,忧虑达到极点,大家争辩“未来会出现一个熊市,还是一个毁灭性的大熊市”。

“干掉金融圈内大部分从业人和全世界大部分投资人”,是“最富远见的”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的忧虑,“并导致一场像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是对冲基金大师保罗·都铎·琼斯的预言。

彼得·林奇直言,这种悲观让自己做了三个月的噩梦。

然而到了年的论坛,经济大萧条根本没有任何迹象,股市出现巨大反弹,道琼斯指数创了历史新高。

彼得·林奇也因此把他那条鼎鼎有名的投资法则纳入书里警醒后人: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这也是国泰基金经理王阳,在被问到最喜欢的投资人时,选择彼得·林奇的理由。

“我非常赞同彼得·林奇这句话,偶尔可以看看后视镜,但最重要的是看前方,不论投资还是人生。”

王阳是市场上最早一批研究并投资高端制造的基金经理之一。这位“身穿高端装备”的机甲战士,在证券行业12年,有7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先进制造业、周期中游板块是他多年的能力圈。

加入国泰前,王阳在平安资管先后担任信用债研究员,煤炭、电力、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

年7月加入国泰后,陆续管理了“国泰智能装备”、“国泰智能汽车”等5只基金。到年末,管理总规模为.13亿元。

代表产品“国泰智能装备”,任职总回报.99%(/11/13管理至今),年化回报16.84%,年半年报显示机构占比高达78.28%。

来源:wind制作截至年3月15日

王阳长期高配高端制造业,除了电力设备、新能源、电子、家电、机械等行业,他管理的全市场宽基在医药、轻工制造、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均有持仓,整体配置相对均衡。

医药,“机甲战士”有了重装武器

和消费等行业不一样,医药和高端制造虽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它的边界壁垒很高。

随着创新药时代和集采*策的加速,医药的投资逻辑和专业门槛跟过去已迥然,而年以来,在疫情、地缘*治摩擦等因素促动下,医药行业整体进入大幅下跌的过程。

在此背景下,王阳表示自己年就已经非常看好医药,但当时真没料到疫情开放这么快。而且相比其他制造业,医药行业价值链具有研发环节复杂度高的特点,对王阳来说,这就成了投资里的难点:

“需要非常专业的医学专业判定,比如几期临床能不能通过,通过后能不能放量……

“我最早看煤炭、周期,后面看新能源汽车、机械电子等,整体上都是围绕在大制造和硬科技,所以涉及到创新药、原料药以及医疗器械这些有很高专业壁垒的东西,对我来说难度比较大,需要有个人给我一些专业支持。”

这位“智能机甲战士”想到了一个让武力值加码的法子——引进深耕医药科研和产业的邱晓旭一起管理产品。

“晓旭在医学上很专业,当时他也愿意加盟国泰,所以我们一拍即合。”

年7月,有着中科院医学博士背景的邱晓旭加入国泰,并于同年8月起担任基金经理,与王阳共同管理“国泰价值先锋”。

邱晓旭有6年的证券从业经验,进入国泰前,他曾在兴全多年担任医药行业研究员,而且在新药领域还做过一些创业性项目。

两人相识于平安资管。彼时王阳是股票投资经理,邱晓旭则是一名研究员。那时王阳就对邱晓旭发掘的几个公司非常认可,比如生物医药企业凯莱英。

“年的时候公司重仓了凯莱英,但是我没买,当时CXO刚开始在中国(发展),我不太懂这些东西。后面大家慢慢开始看好药明康德、凯莱英,我觉得晓旭是国内最早一批发现的。”王阳说道。

升级,亦是双向融合的过程

邱晓旭加入管理国泰价值先锋之前,从中报(年8月30日公布)可以看到,此前王阳一个人管理的这只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并没有医药类的公司,一直到排名第24位,才出现第一家——药明康德(全球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

邱晓旭加入后的这半年,从四季报(年1月20日公布)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依然以高端制造类的为主,没有医药类的公司,主要的投资操作还是以王阳的能力圈为主导。

但是王阳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国泰价值精选,前十大持仓中出现了东诚药业(制药)和福瑞股份(专注于肝病医疗)。

从研究员升任基金经理,对邱晓旭来说,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个人投资框架、体系不断进阶的过程。带着投资的视角再去研究企业,要做的加减法也更多。

对王阳来说,他的投资能力圈边界无疑也得到了延伸。邱晓旭的加入,不仅让这位机甲战士的“武力值”加成,还为他注入了新的血力,让他有了很好的投资讨论“搭子”。

不光是对于医药投资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