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小讲基金的买卖费用之买入费用同花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基金投资说难,也简单。一个人购买基金并将投资收益落袋为安,大概需要三步:1、买入、2、持有;3、卖出。

在基金买卖的交易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也可以按照这三个部分来介绍。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货币基金和非货币基金展示的费用情况有个直观了解。

挑选的两只分别是天弘余额宝货币和华夏大盘精选混合,一个是货币基金的代表,一个是非货币基金的代表。

可以发现上面简介中涉及到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认购费率(最高认购费)、申购费(最高申购费)、赎回费(最高赎回费)。

这些费用放在一起会觉得名目比较多,实际上是不过交易过程中的不同产物,下面就按照不同的环节进行介绍。

首先是买入费用(认购费、申购费)。基金交易的第一步就是买入,这个环节主要涉及到的费用就是认购费和申购费。

认购费是在买新发基金时收取的费用,申购费是在买老基金时收取的费用。

很多平台为了方便投资者的理解,都统一叫做买入费率。实际情况是,这只产品是新发基金,买入费率对应的是认购费用;这只产品是老基金,买入费率对应的是申购费用。

投资者对买入费用比较熟悉,是因为各大平台都会提示买入费率和预计费用。这个费用是由投资者承担,在买入的时候直接扣除。不列入基金资产,主要用于基金的市场推广、销售、注册登记等基金募集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果银行、券商、三方销售机构等代销机构销售的,这个费用一般都全部给到这些代销机构,作为销售费用的一部分。

目前市面上买入费用采用的是“外扣法”,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内扣法”。

假如,某投资者买入基金元,申购费率为1%,申购当日的净值为1元,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的可申购份额是不一样的。

采用外扣法: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

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基金份额净值

或,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净值。

净申购金额=元/(1+1%)=.99元

申购费用=元元-.99=99.01元

申购份额=(-99.01)/1.00=.99份

采用内扣法: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基金份额净值

或,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净值。

净申购金额=元-元*1%=元

申购费用=元*1%=元

申购份额=(-)/1=份

可以发现同样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费用以及确认的份额是不一样。

外扣法比内扣法多了0.99份。

外扣法计算时用除法,内扣法计算时用乘法,内扣法计算更简单,所以早期国内基金一般多采用内扣法。但很明显,外扣法是有利于投资者的。

为了维护投资者权益,年3月,《关于统一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认(申)购费用及认(申)购份额计算方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基金管理人按照“外扣法”对所管理的基金认(申)购费用及认(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虽然该通知在年5月22日进行废止,但实操过程中仍然沿用该方法。

当然,哪怕是简单的买入费用还是有一些可以说道的地方。

以最近在新发的广发睿享稳健增利混合()为例,可以发现:

1、认购费率是1.2%,申购费率是1.5%,一般来说,认购费率都会低于申购费率。

2、不管是认购费用还是申购费用,都设置了级差费率,毕竟对于大户可以享受跟小散户不一样的待遇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如果你有万大洋,要想享受优惠费率,就得一把买入,因为在一天之内如果有多笔申购,适用的费率是分别计算的。这也是开篇的截图为什么会是最高认购费和最高申购费,因为大部分投资者能享受的费率就是这一档的。

当然,对于特别的大户比如保险资金等,不同的产品可能还会有更好的的优惠,这块跟我们没关系,也不应该想。只是出于强迫症的例行提示,针对这种情况,基金公司都会约定“基金管理人对部分基金持有人费用的减免不构成对其他投资者的同等义务”,怎么听都是赤裸裸的让我们认清自己的地位。

3、截图中列出来的是基础费率,我们会经常听到打折的说法,基金的费率打折针对的就是买入费率。

上面提到基金的买入费用最一般都全部给到这些代销机构,作为销售费用的一部分。既然是给到代销机构的,基金公司和这些代销机构都会约定具体折扣情况由代销机构自行决定,反正赚多赚少跟基金公司也没关系。

早些时候,三方代销机构一般都是打4折,蚂蚁发起1折的价格战之后,大部分三方平台也只能选择跟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大部分的申购费率都是打1折。

当然这是三方销售平台的情况,还是存在不打折的部分银行渠道,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建议在这类平台上购买。

4、按照上述逻辑,对于三方销售平台来说,一刀切定一个折扣方式是最简单的,事实上会发现特殊的情况存在:

1)部分产品不支持打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的各种费率已经很低了,比如去年风靡一时的战略配售基金,基金公司就不让各个平台打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基金过于火爆不愁卖,比如东方红系列产品,同类的就是有销售能力很强的渠道在新发基金上面经常也是不打折的;

2)同一平台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打1折:比如申购费率是1.5%,打完1折是0.15%。但不是所有的产品申购费率都是1.5%,假如申购费率是0.8%,打完1折可能就直接骨折,销售机构可能卖的亏死了,所以会按照最低能接受的折后费率反推一个折扣出来;

3)不是所有的支付方式折扣都一样,特别是针对银行卡支付和宝宝账户支付。有些平台针对宝宝账户支付有可能会采用低于1折的折扣,这也是为了引导客户平时就把闲散资金放在宝宝账户。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