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去年买的基金还亏30,今年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1#

关于年做投资到底有多难,实在是无须赘述了。据统计,97%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年收益为负,其中占比51%的基金亏损超过了20%,亏损在10%至20%的占31%。(来源:财新)

如果有投资者在去年4月与10月的两轮底部反弹中没有踩准节奏、做反了方向,或是追涨杀跌,还可能进一步折损收益率。

换言之,如果你的持仓亏损控制在20个点以内,其实已经相对抗跌,至少超越了平均水平。

感叹归感叹,经过了年的投资寒冬,账户亏损似乎也成为了一个有共性的问题。有投资者在后台提问:去年买的基金持有一年多了,还亏了不少,今年应该如何应对?

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1

导致基金深度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去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内外部负面因素交织,市场跌得太急、节奏又切换得太快,让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

但就跌幅而言,A股历史上基金浮亏接近甚至超过30%其实并不罕见。从过去经验来看,导致基金出现深度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市场经历了熊市,泥沙俱下

权益基金的最大回撤经常都与A股市场曾经度过的“严冬”有关,市场泥沙俱下,没有投资品种可以独善其身。

比如年金融危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56%,年“疯牛”后股灾,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43%、18年 +去杠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27%。

(来源:Wind,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走势)

第二类:持仓股票风格阶段性“逆风”

市场风格对于基金的阶段性表现至关重要,比如说,年10月到年底,市场并未发生系统性风险,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14个点。但当时资金偏好的是白马蓝筹,大盘价值型基金业绩抢眼,而小盘成长指数却下跌15个点,由于风格不占优,当时选股主要集中在小盘成长领域的基金净值回撤较深。(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第三类:重仓行业遭遇强监管

过去这些年,其实很多行业都并非坦途。年动车事故、年底“八项规定”、年医药集采和XX生物疫苗事件、年平台经济强监管,曾分别引致高铁、白酒、医药、互联网板块股价大跌,迎来至暗时刻。

第四类:黑天鹅突袭,行业阶段性不景气

年疫情黑天鹅突然降临,在过去的三年中时有反复,在疫情影响消费场景的同时,经济承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大消费板块中部分企业的正常营业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业绩阶段性表现不佳。

第五类:重仓股短期内涨幅过高,估值需要消化

无论是年春节后核心资产抱团股的暴跌,还是年元旦后“新光半*”等热门成长赛道的回调,这些备受市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