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数据骗局,你有被骗过吗?
大家好,我是冯杰,今天跟大家聊点赚钱的事情。
最近这两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买了基金,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买什么基金,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按照基金涨幅做一个排序,挑选几个涨幅比较高的。
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们都被涨幅数据给骗了。
基金的涨幅是按照在年初投入一元的情况下的涨幅,而实际上很多人买基金都是在基金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买入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在追涨。
而且我们不是一次性买入基金的,可能会在有钱的时候就买一点,因此我们的基金涨幅是不可能达到数据上的涨幅的,这种涨幅也就是骗一下不懂的人而已。
另外,很多基金公司在成立基金的时候都不是只成立一只的,而是同时成立好几只,哪一只涨得好就留下哪一只,业绩不好的业绩,他们会直接清盘。
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基金都是业绩不错的,实际上这不过是基金公司抓阄的结果而已。也不可否认,跑赢的基金经理也是有一定能力的。
从短期来看,有些基金涨幅确实很大。但是从长远业绩来看,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都是跑输大盘指数的。
与其这样,我们不如直接购买指数型基金,手续费也少,也省心。
另外,基金经理们可能赚两份收入,一份是基金的管理费和奖金,另一份则是来自券商。
他们会故意多交易几次,产生较多的手续费,券商通过提成的方式返回到基金经理的账户上。
最后,公募基金还有一个可恶的现象,那就是老鼠仓。
当基金经理想要购买某只股票的时候,他就会用跟他关系很近的个人股票账户提前买入某只股票,这样基金在买入股票的时候就会拉升股价,让提前买入的股票获得不少的利润。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老鼠仓的问题很难避免。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就懂了,基金经理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最恶心的是,基金跌了,基金经理照样可以领取巨额的管理费,完全是旱涝保收。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又不懂股票,该怎么投资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定投大盘指数基金,这些基金手续费低,管理费也低,而且基金经理搞*的空间比较小。
也许我们刚开始的收益没有其他人多,不过只要把时间拉长,你会发现你的收益会超过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