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基金成千上万,面对五花八门的基金,投资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买网红基金、看排名买基成了投资者最常用的方法。然而,缺乏对基金本身所属策略的深入了解,最终会令投资者陷入随波逐流、追涨杀跌的困境。
就基金投资而言,了解基金采用的各类投资策略,选出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才能拿得住、赚到钱。我们总结的基金投资常用的策略共有8种,按风险高低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低风险策略:信用挖掘、久期择时、转债策略
2、中风险策略:股票多空、市场中性、CTA策略
3、高风险策略:股票多头、量化指增
低风险、中风险与高风险策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波动上,但这绝不是说低风险策略就绝对安全,高风险策略就该敬而远之。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从总体上为投资者进行一个基金策略的风险收益分类,在实际挑选基金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买到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今天我们先介绍基金投资策略中的三个低风险策略,它们都是固收策略大类中的细分策略。
信用挖掘策略
1、策略理念
信用挖掘策略是指在信用评级略低的信用债上寻找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通过投资信用评级低于AAA的信用债,提高票息收益。但是这种策略需要自身具备很强的信用挖掘能力,能够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发掘被低估的低评级债券。
2、实际操作
针对不同的宏观环境,信用挖掘策略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当宏观环境趋好,市场流动性充裕时,低信用质量的债券预期收益更高时,可适度进行信用下沉,增加挖掘高收益债券的投资机会。
当宏观经济疲弱,流动性相对紧张时,投资低信用质量债券的性价比降低,此时应减少信用挖掘策略的使用,集中投资于高信用等级债券。
图1-信用挖掘策略在不同宏观环境下的调整示意
3、注意事项
信用挖掘策略本质上是通过承担信用风险博取更高收益,既考验基金管理人的信用评级能力,也和市场环境相关。随着市场刚兑打破,债券市场违约逐渐常态化。一旦遭遇系统性风险,比如今年地产行业出清,也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此时风险收益比的性价比并不高。
面对此类策略的基金,投资者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考察基金公司的信评团队能力如何,历史上有没有踩过雷;二是要看信用债配置的行业集中度高不高,如果前五大持仓债券集中在一个行业,那么一旦遭遇行业系统性风险,或将面临较大损失。
久期择时策略
1、策略理念
久期是债券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一般来说,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价格的利率敏感性越大,但具体有多大,要看每一笔现金流(包括最终的本金)的回收情况如何。钱越早收回,收回的越多,贴现时受到利率的影响就越小,反之亦然。
年,一个叫麦考莱的人发明了“久期”概念,它用债券的现流金作为权重,把债券的回收期限进行加权,计算出一个“加权剩余期限”。这个期限后来成为了衡量债券对利率敏感度的指标。
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预计未来利率下降就增加组合久期,相当于加仓;预计未来利率上升就降低组合久期,相当于减仓。
2、实际操作
久期策略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对利率走势的判断。基金经理需要准确预测国债收益率的顶部和底部,并在顶部拉长组合久期(价格最低处做多长债),在底部降低久期(价格最高处做空长债),从而将久期策略的有效性最大化。
3、注意事项
久期择时策略本质上是基金经理针对利率市场的变化,通过加久期或减久期,来进行波段操作,赚取价差收益。所以该部分对组合的增强收益并不确定,盈亏都是有可能的。
面对此类策略的基金,投资者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