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曹泉伟、陈卓
导语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经历了20余年的规范化发展后,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本文以中国公募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现状、业绩表现、选股择时能力和业绩持续性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期使读者对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公募基金发展现状的理解。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概况
背景介绍
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监管机构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这一年,新*频出,包括科创板推出、创业板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新三板改革等,资本市场全面改革正式铺开。改革对资本市场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证监会正式确定了取消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时间,A股纳入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指数体系,更多境外资金和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接轨。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经历了20余年的规范化发展后,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截至年12月底,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只,继续运营的基金数量为只。同时,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9%。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报告以中国公募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现状、业绩表现、选股择时能力和业绩持续性等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分析
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行业产生于投资者对专家理财的社会需求,而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则是这类基金的价值所在。在可供选择的基金产品日渐丰富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他们可以选择投资到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但是会把所投基金组合中特定证券的选择权留给基金经理。对于投资于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承担了较高的风险,自然也希望得到与之匹配的较高回报,因此基金的业绩就成为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关键。
绝对收益分析
如图1所示,通过对比年至年股票型基金与大盘指数年度收益率的比较结果可以发现,在多数年份中股票型基金的业绩超越了大盘指数。对比年至年股票型基金与大盘指数的年化波动率的比较结果发现,在风险指标上,年至年期间股票型基金的整体风险小于指数型基金,如图2所示。
此外,通过对比年至年间每年股票型基金超过万得全A指数年度收益率的比例,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我国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在这段时间内的绝大多数年份里都能够获得优于大盘指数的回报。
除了基金的年度收益率之外,很多投资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