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27542.html林晓明S1SFCNo.BPY*晓彬S1张泽S4SFCNo.BRB本文源自年5月8日发布的研报《基金收益来源、业绩规律与研究框架》,对本文的完整理解请参见研报原文。
摘要
全文摘要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资产配置、行业轮动和基金筛选三个环节每年都能贡献可观收益。基金作为一类投资产品囊括了部分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的收益,但即便是行业主题基金,其内部基金之间收益差距也相对较大。另外我们发现A股公募权益基金业绩持续性弱,简单动量或反转策略难以选出绩优基金,因此需要依托基金绩效研究的系统性框架。我们基于海内外学术成果和华泰金工团队历史深度研究,提出基于基金特征的系统研究框架。
资产配置、行业轮动、基金筛选三个环节每年都能贡献可观收益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我们认为资产配置、行业轮动和基金筛选三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且都有机会贡献等量齐观的投资收益。在大类资产层面,我们对年至年全球股票、债券、商品三大类的年收益进行统计,发现每年最优资产和最差资产的收益差距平均为71pct;在A股行业层面,每年表现最佳与最差的行业的收益差距平均为86pct;在基金产品层面,每年头部权益基金业绩高出尾部基金约57pct,同行业主题的基金中,半数行业内的基金收益差距超过28pct。
权益基金业绩持续性弱,简单动量或反转策略难以选出绩优基金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公募基金业绩持续性较弱,且持续时长较短,简单的动量或反转策略难以选出绩优基金。首先基于交叉积比率法统计我国公募基金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周期的业绩持续性,然后统计长期保持绩优的基金比例、历年业绩靠前和靠后的基金在之后每年的收益表现,实证结果表明:权益基金的业绩普遍难以长期保持绩优,且历年业绩靠前和靠后的基金在之后每年的收益并没有显著差别。同时简单基于基金历史业绩构建的动量或反转策略并不能前瞻性地选出未来的绩优基金。
基金绩效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基金特征决定了绩效,基金绩效反映了特征
西方学者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丰富完善证券投资选择的定量方法,我们基于国内外研究理论以及华泰金工过去的深度研究,提出了基金绩效研究的系统性框架,认为基金特征和基金绩效密不可分,可以从基金经理、基金业绩持续性、基金其他特征标签来刻画基金的基本特征,然后采用合适的指标对基金绩效进行度量,最后对基金绩效进行归因分析,从而全面刻画基金的特征要素并依据特征筛选绩优基金。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不涉及对具体基金产品的投资建议,亦不涉及对具体个股的投资建议;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考虑指数编制规则、样本股变化、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资产配置情况等各种因素可能对基金产品业绩产生的影响;投资者需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