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说行业基金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在行业基金中,消费、医药和科技是绝大多数人都看好的主赛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行业基金那些事儿。

1

消费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发现,在消费基金大牛市的时候,消费指数基金的表现往往会比主动基金要猛。

那消费类指数有哪些呢?

按照主流的分类方式,大消费可以被分为可选消费和主要消费(也叫必选消费)。

必选消费很好理解,就是食品饮料、商超那些,人必须要消费的。而可选消费就是汽车、家电、酒店那些,就算暂时没了也没什么影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消费指数有以下几个:

中证消费龙头()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精选了沪深两市主要消费+可选消费的50只龙头股,比如白酒龙头(茅台、五粮液)、家电龙头(格力、美的)、厨房龙头(伊利、海天)等。

其中,茅台占比是各指数中最高的,高达15%。

它对应的基金有华宝中证消费龙头()等。如果看好纯正的大消费概念龙头股,不妨可以投资它。

上证消费80()

上证消费80只选择了沪市的公司,并在消费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医药股,比如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片仔癀等,占比不低。

其对应的基金有招商上证消费80ETF()等。看好消费+医药的同学,可以选择它。

中证主要消费()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是从中证指数中挑出40只主要消费的龙头公司。它的猪肉股占比不低,比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

如果看好食品饮料+养猪,不妨可以投资其对应的基金: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和嘉实中证主要消费()。

中证白酒指数()

中证白酒应该不用多介绍了,近年来消费细分领域涨幅最大的一只指数。

其对应的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更是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消费指数,还有其它类似上证主要消费()、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消费红利指数(H)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完了指数基金,我们再来说下主动基金。

我们知道,对于主动基金来说,基金经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我比较信任的基金经理有:张坤、萧楠、刘彦春和胡昕炜。

易方达中小盘(张坤)

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是张坤旗下的明星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消费类股票占据大半江山,可以说是妥妥的消费基。

该基金自08年成立以来,创造了%的回报,是少有的收益能一直位居前列的基金。

基金经理张坤对消费板块也有其独特的见解,所以投资该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易方达消费行业(萧楠)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基金,是基金经理萧楠的代表作品。

与易方达中小盘类似的是,其酒类消费股票占比很大。

与上一只基金相比,它波动更大。也就是亏的时候会亏得多,赚的时候也赚得多。

在买不到易方达中小盘的前提下,易方达消费行业是个不错的替代品。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刘彦春)

对于刘彦春的景顺长城系列,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与景顺长城鼎益混合基金是老司机刘彦春的代表作,问就是一个字:稳。

近五年来,这两只基金均分别创造了超%的收益,是少有的收益能一直保持的基金。

汇添富消费行业(胡昕炜)

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基金是胡昕炜管理的基金。

自13年成立以来,该基金创造了%的回报,其收益在消费基金中算是十分不错。

基金经理胡昕炜对消费行业研究经验丰富,所以即使任期不长(4年),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2

医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医药行业未来可谓是朝阳产业。

细分来讲,医药行业又可以分为医疗和医药。

医疗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等;医药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等。

对于医药基金来说,牛市时主动基金的收益往往会比指数基金更高。

所以我们先来说说主动基金。

在医药基金中,我认为基金经理葛兰和郑磊可以作为代表。

葛兰

葛兰是少有的女性明星基金经理,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作为集中配置医药股的葛兰,对医药公司的理解,比常人更为深刻。

如果你也长期看好医药行业,那么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自16年成立起,创造了%的回报,收益在同类中位居前列。

从股票持仓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基金投资的大多数都是十倍大牛股,前景十分可期。

所以医药基金选择它,我们可以放心。

郑磊

郑磊管理的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自18年成立来,创造了%的回报,收益喜人。

其投资风格与葛兰有众多相似之处,也是精选个股、长期持有、淡于择时。

汇添富创新医药的机构资金占比和规模,都十分庞大,说明机构号召力强。

我们知道,机构投资者相对更有耐心,持有较为稳定。如果可以长期获得机构资金的认可,那么相对更为可靠。

所以投资该基金,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说完主动基金,我们再来说说指数基金。

目前常见的医疗指数有生物医药()、中证医药()、中证医疗()、沪深医药()等。

中证医药指数()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由中证指数(沪深+中证)样本股中的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成分股近80个,基本覆盖了市场上医药行业的所有大中盘的医药股。

代表基金有汇添富中证医药卫生ETF联接A()等。

沪深医药指数()

沪深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指数样本股中的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

目前该指数有30只左右的成分股,市值比较高的恒瑞医药权重占比较大,高达20%。

代表基金有易方达沪深医药卫生ETF联接A()。

中证医药指数()

中证医药指数选取医药卫生和药品零售行业市值较大的只股票组成。

该指数的特点就是等权重,所有成分股不论市值大小,占比都不超过2%。

代表基金有国联安中证医药等。

全指医药指数()

全指医药指数是从中证全指样本股医药卫生行业内选择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较好的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

成分股共计近个,以反映沪深两市医药卫生行业内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代表基金有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联接A()等。

生物医药指数()

代表基金有招商国证生物医药()等。

由于医药行业指数非常多,这里就不过多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询。

3

科技

科技行业,可以说是这几年来涌现概念最多的行业,什么5G、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

看得人眼花缭乱。

相应的,科技指数基金也很多。

我这里就主要讲两个指数,中国互联网50和中国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50和中国互联网都是跟踪的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互联网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京东、百度等。

不同的是,中国互联网50(H)中阿里腾讯的权重很大,占20%以上。

而中国互联网(H)相对更加均衡:

中国互联网50的代表基金有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等;中国互联网代表基金有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等。

一般大家搜索指数名称,对应的指数基金就会出来,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而对于科技主动基金,个人比较喜欢冯明远、杨浩和周应波这三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冯明远

冯明远从年入行就任职平安证券研究员,负责研究TMT行业。

14年入职信达澳银研究TMT行业和偏周期行业,跟踪TMT行业已经近10年。

其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自年管理以来,总回报超过%。

从股票持仓我们可以看出,该基金通过分散个股来控制风险,重仓股仓位低于行业平均。

事实证明,回撤控制得十分好,18年的回撤只有16%。

科技波动本来就大,作为一只科技主动基金,能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回撤控制得那么好,实属不易。

杨浩

杨浩于年加入交银,历任通信与传媒行业分析师,TMT(数字新媒体产业)研究组长。

其管理的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自16年成立来回报超%,收益也十分惊人。

从行业配置来看,杨浩仍主要在自己的TMT能力圈内配置品种,但也不局限于TMT行业。

因为配置比较均衡,所以回撤也控制得比较好。

杨浩出色的地方在于,在TMT行业表现不好的时候(比如年),仍通过精选个股获得远超市场的收益,能力十分出色。

周应波

周应波在年担任基金经理前,先后在平安证券和华夏基金担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电力设备、新能源等。

后来能力圈逐渐拓展到医药和TMT领域。

其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自年成立来回报接近%,收益遥遥领先。

最值得说道的是,该基金18年回撤只有-11.80%。作为一只科技基金,这个回撤控制得十分牛逼。

如果你想求稳的话,投资周应波的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了,关于行业基金,我就讲这么多。

大家如果有想要我细讲的内容,可留言。

推荐阅读:

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哪个好?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我是张无忌,超过8年投资经验,擅长科技和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挖掘。

在这里,我会用最直白的语言,让一部分人先懂金融。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