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理面对面广发基金曾刚大满贯固收基金 [复制链接]

1#

导读:作为从业21年的投研老将,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曾刚,从业经历及资产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他的职业生涯包括期货交易所的“红马甲”、证券公司的债券研究员、大型财务公司的投资经理、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经理以及头部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部投资副总监。

在这二十一年中,曾刚见证了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和认知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其中,他管理的华富收益增强债券A在和年连续两年名列债券基金业绩第一,连续两年蝉联“金牛基金”奖。

作为市场中少数的大满贯基金经理,曾刚荣获金牛奖、明星基金奖、金基金奖等主流媒体的权威奖项。对于过去所获的荣誉,曾刚告诉我,投资本身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让自己不断进步。

作为曾刚的老朋友,我们在一个工作日的中午一起简单吃了一顿午餐,交流了他对于“固收+”产品的看法。他提出了几个和市场共识不一样的观点:

首先,管好“固收+”产品的核心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债券底仓+权益收益”。过去两年,A股呈现了“低波动、高收益”的特征,让许多人忽视了背后的波动风险。但作为经历过多轮牛熊周期考验的投资老将,曾刚认为只有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才能穿越牛熊(注:曾刚历史单独管理产品的完整年份,全部取得了正收益)。

其次,“固收+”并非仅仅包含债券和股票两类资产,广义的“固收+”是多资产、多策略运作,甚至可以将稳健类FOF、量化对冲等产品纳入其中。曾刚认为,“固收+”策略的本质是通过多种资产和策略,实现绝对收益目标。

第三,产品设计要从持有人的需求出发。从用户需求看,银行零售客户和互联网平台用户是“固收+”的增量持有人,他们对于阶段性取得绝对收益的要求很高,但对回撤容忍度较低。因此,即便1年持有期的“固收+”产品,也必须重视用户持有过程中的体验,并非1年到期后才交答卷。

曾刚本人从大学以来,就是所在球队的“门神”,他认为“固收+”投资和足球比赛的守门员很像,结果都是要守住“收益”,但过程绝对不是站在门线上做应对,而是要对整场比赛有大局观,守门员通常是调度后防线最重要的那个人。

作为固定收益投资大满贯的基金经理,曾刚在从业21年后,带着为持有人财富增值保值的理想,选择了广发基金这个大平台重新出发。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曾刚的投资感悟:

1.  我经历了那么多轮的大类资产牛熊周期,只要是单独管理的基金,在任职的完整年份都取得了正收益,依靠的就是资产的轮转和对回撤的控制。

2.  大类资产配置是做好“固收+”的核心。过去几年,大家都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