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淘基大师解套解套我要解套l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根治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本文系淘基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经历过年6月与8月以来的两轮“股灾”,多数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已经普遍从最高点回落50%以上了。鉴于多数人都是从点上方开始大规模买入基金的,因此,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面临40%以上的亏损。所以,对于所有的投资来说,基金解套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问题。考虑到多数基民,可能已经像股民一样“就地卧倒”、灰心丧气,为此,我们给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策略,给以慰藉。

解套原理之1:基金从高点跌下来,则从底部能反弹多高?

关于这个疑问的解答,是几乎所有股民与基民,都必然面对的,这也是高抛低吸解套的关键一步。

根据我们的总结,比如从最高点A点(一般是年6月4日),下跌到最低点B(大体是9月2日),那么反弹的幅度,就是0.4*(A/B-1),也就是说若B重新回到A点的幅度为Y,则从B点能反弹到的高度为0.4Y。比如,10元的股票跌到2元,那么从2元反弹上去,能反弹多大幅度?那就是:0.4(10/2-1)=%。同样,若手中的基金从高点到低点下跌了50%,那么回到原来高点为%,所以合理的反弹幅度就为40%。

当然,这不是说一两天,一两周就能反弹到的,所以必须要耐心。因为0.4这个数值,是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的,而不是随意给出的。比如,上证指数年10月的高点为点,后来跌到年10月的点,那么,之后该反弹多少幅度,反弹到多少点呢?答案是:反弹的幅度为0.4*(/-1)=.21%,反弹的点位为*(1+.21%)=点,当然最高点为点。我们举此例是说明,基本上中级反弹若存在的话,都能达到这个幅度,而且很多时候是超过这个幅度,所以我们定0.4并不是激进的。当然,底部可能还会被跌破,那么底部就按新的来,幅度会相应调整。

解套原理之2:高抛低吸怎么做?

高抛低吸,说来简单,做起来难。难在三点。第一,担心卖了之后,买不回来,把单子卖飞了。第二,累死累活的高抛低吸,很可能最终还不如死扛。第三,要盯盘,没时间。其实,这三个难点,都是心理作怪。第一,你担心卖飞了,是有这个可能,那你可以卖出50%,甚至只卖20%,然后留一半做为底仓不动,总之卖掉之后,所剩的成本不要超过历史最高值即可。第二,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想一口气解套,那对于被套50%的人来说,还是有必要做好干等3年的准备的,那与其干等还不如做点什么。第三,高抛低吸,根本不累,也不用天天盯盘,因为反弹的高度最初已经很简单的算出来了,可能你会担心达不到,那也不要紧,万一发生的话,那就等着创新高解套即可。

举例来告诉大家如何操作。比如一个基金或股票从10元跌到5元,那该怎么办?第一步,在5元反弹40%的时候,即7元的时候卖出50%的仓位。第二步,回调10%以上时,重新买入。这样每次相当于全仓做5%的差价,来回做10次,到时在7元就可以解套。当然基金不比股票,波动不大,若是股票的话,来回反复做3毛的差价,做10次就能降低3元差价,从而在7元就可以解套。

策略1:中小创的基金,卖出50%的仓位,留50%的底仓,反复高抛低吸

中小创大体指的是中小板,中证,创业板。目前,跌幅最大的基金,重仓股中一般都是这些股票。投资者若配置了此类基金,那么,还需要做好在9月11日净值的基础上打7折的准备,理由是创业板9月11日的估值还在70倍,所以若回落到50倍的泡沫初期值是合理的。

那么,后面该怎么操作?很多投资者担心把单子卖飞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在当前低杠杆、套牢盘巨大,缩量的情况下,你几乎不可能一口气解套。当然,若实在担心的话,还是在底部反弹的到0.4*(A/B-1)的时候卖出50%仓位,然后用这50%的仓位在继续下探10%以上时买入。那么,每次高抛低吸可以降低5%的成本。一般而言,在反复震荡的行情中,来回做5次就可以解套。

策略2:价值类的基金,采取定投的方式降低成本

一般的基民,你让他再拿出钱来,可能是不乐意的,因为担心股市是个无底洞。不过,像有国家与社保拖底的价值类基金,可以拿出一部分钱用来定投,这样会显著加快解套的速度。

价值类的基金,一般是大盘蓝筹配置的多,所以估值合理,若采取定投的方式,则定投方面的资金几乎可以包赚不赔,因为国家的*策顶目标是4点,后面还有社保资金介入。不过,若手中的价值型基金不行,则可以考虑换基,如换成汇添富价值精选。

策略3:腾笼换鸟,把明天交给稳健靠谱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是一只基金的灵*。上半年的牛市,鸡犬升天,让人忽视了基金经理的重要性。但从长远来看,A股的*性太深,要有复利,还是需要靠基金经理,尤其经历熊市基金经理。为何注重熊市呢?这里,很大的原因是牛市中由于所有股票都上涨,会出现鸡犬升天的局面,因此不好辨别基金经理的抗风险能力。而在中国投机气氛浓重的市场中,牛短熊长、暴涨暴跌是市场的常态,因此,通过考验基金经理在熊市中的表现,就能更好的看出基金经理的抗风险能力与中长期投资能力。截止到年7月15日,我们可以根据最先管理基金的时间,将基金经理分为4类:

(1)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时间满1年(含),但不足2年

(2)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时间满2年(含),但不足3年

(3)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时间满3年(含),但不足5年

(4)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时间满5年(含)以上

根据上述分类,只要是第三与第四类,即管理基金满3年以上的,都可以作为重点。而第(1)类除非是管理业绩特别突出,如管理基金的全阶段排名在前1/10,则可以作为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