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519.html来源/多多说钱编辑/理财君
相对指数基金而言,主动基金最大的吸引点是能获取超额收益,跑赢指数的同时让投资者减少择时的烦恼。
但话说回来,不是所有主动基金都能跑赢指数的。
遵循二八定律,优秀的主动基金占比不超过20%,如果想长年有效地跑赢指数,我们就要找到这20%的基金。
从另一个角度去说,投资主动型基金就是投资基金经理。
我粗略地看了看,目前市场上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数量有接近只,而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人数是+人。
所以我更为建议的是选人,先选出优秀的基金经理,再从他管理的基金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金。
而今天的文章则是跟大家讲讲我是怎么挖掘优秀基金经理的。
温馨提示: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建议先收藏再找个时间认真阅读哦~
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基金经理的累计任职时间、专业赛道、投资风格、长期收益和任职回报、管理规模和基金数量、持仓集中度、回撤、换手率……
下面我来详细讲讲具体怎么看:
累计任职时间: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长,他的投资风格会相对更成熟和稳定。
一般任职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更为靠谱,他们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基金持有人的情绪变化。
天天基金网上有个专门的基金经理栏目,我们可以很快找到累计从业时间长的基金经理。
注意任职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条件,不是绝对的,接下来要讲的因素也不是绝对的,凡人都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要综合去做评价。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对“年轻”一些的基金经理中,也有很优秀、投资经验非常出色的。
像汇添富基金的郑磊,累计从业时间为4年又天;富国基金的汪孟海,累计从业时间是4年又天;还有国海富兰克林的徐成、银河基金的袁曦、南方基金的茅炜……虽然累计从业时间暂时都未超过5年,但并不影响他们在基金管理上的出色表现。
专业赛道:术业有专攻,大部分人都有自己专注的比赛赛道。这点可以从基金经理的学历(专业)、就业经历和选股方向上看出来。
比如一说到医药类基金,很难不会让人想到葛兰。而从葛兰的履历和管理的基金投资范围可以发现,她的能力圈不止于医疗,在科技领域更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业经验。
了解基金经理专注的赛道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我们个人的偏好去提高筛选效率。
比如你想投资医药类基金,除了葛兰,还可以考虑汇添富基金的郑磊、上投摩根的方钰涵;
你想投资科技类基金,可以考虑广发基金的刘格菘、国联安基金的潘明、信达澳银的冯明远;
你想投资港股,可以考虑富国基金的张峰、国海富兰克林的徐成、嘉实基金的张金涛……
另外学历和职位也是一个加分项,学历越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他的专业研究越深入。
在基金公司担任的职位越重要,就越有代表性,比如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等。
投资风格:同一个赛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资风格。
有的基金经理是保险资管出身,他们的投资风格会相对稳健一些;
有的基金经理进攻性强,是明显的成长股风格;
有的基金经理专注低估价值,走深度价值投资的路……
在我看来,投资风格没有好坏之分,但有稳定与否的区别,重点是要求不漂移,能坚持自己的风格。
没有一种风格能在所有市场风向中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们选择了这个基金经理,就要对他的投资风格有信心,只要风来了,他自然会走得更快。
就好比近一年多以来,低估的价值投资涨得慢,曹名长的中欧潜力价值规模一直在降。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跑赢了市场,很不简单!
我相信,如果市场风向由成长风转价值风,曹名长的基金大概率会成为热门基。
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如何看?这点要多从基金的定期报告去分析,看看他的选股、调仓,又或者多看一些基金经理的采访、直播。
比如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在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就曾解释过自己从深度价值向成长价值转变的原因。
长期收益和任职回报:我很喜欢天天基金网这个网站,在基金经理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管理过的所有基金的任职回报。
像这种00%正回报的,看着就赏心悦目。
当然,这不代表不是00%正回报的就不好。有可能刚巧在行情低迷的时候换人,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前任基金经理扭转局面。
同时要注意了,任职回报代表的是过去,只能作为参考,并不代表未来也能正收益。投资江湖就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若辰星。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长期收益。
近一年来,有不少任职时间短(一年以内)的基金经理创造了非常不错的业绩,但未来能否创造稳定且持久的业绩,很难说。
转瞬即逝的昙花再美也不是我们的菜。这也是我一开始强调从业时间长的原因之一,可以让我们看到基金经理更多的长期表现。
管理规模和基金数量:一般来说,指数型基金的规模越大越好,而主动型基金则不是。
如果我认可一个基金经理,他手上管理的基金策略比较相像,我会优先选择基金规模小的,只要不是太小触发清盘风险就好。如此一来,这样的基金在调仓上可以更灵活一些,还可能有更多的额外收益。
此外,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太多,又或者整体规模太大,那我会好好衡量一番,看看有没有可以替代的选项。
像朱少醒先生这般,4年来专注管理一只基金的,说得上是基金界的一股清流!
持仓集中度、回撤、换手率:这几个参考因素是相对的,依你的偏好来选。
有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积极,能接受持仓集中度高、回撤大、换手率高的基金,承受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会获得短期高收益,但要注意常备救心丸,怕太刺激心脏承受不来。
我个人还是建议你们把风险偏好降低一些,选持仓分散、回撤小、换手率低一些的更好。
……
基于这些原则,我们基本上就能找出很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他们管理的基金了。
当然了,基金公司也是可以参考的因素之一,毕竟一只主动型基金的背后,还有一个团队在运营,包括研究员、交易员、信用分析师等。一家公司的特色风格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影响很深。
比如东证资管旗下的基金大都严格执行价值投资的原则;交银施罗德基金总体风格偏成长;中欧基金旗下全都是主动型基金,非常强调主动管理能力……
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好的班子更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基金经理,所以基金公司也是我们参考的因素之一。
最后还是那句话,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就是基民的无价之宝!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他”,你离稳稳的幸福就很接近了。
欢迎大家多多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