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方回的瀛奎律髓卷20梅花类中,五言诗六十二首,七言诗多达一百四十八首。《瀛奎律髓》四十九类中,超过首的,除了释梵类首,就只有梅花类首。
其中选录梅花诗最多的,是方回的忘年之交张道洽,他流传下来的诗作大部分都是梅花诗,《瀛奎律髓》选录了36首,其中五言16首,七律20首。
咏梅诗中,常见咏蜡梅的作品,不过,蜡梅其实不是梅花。蜡梅的命名始自苏轼和黄庭坚。
一、和裴廸发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 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方回点评说:
此诗脱去体贴,于不甚对偶之中,写无穷婉曲之意,惟陈后山得其法。
颔联即不甚对偶,此时、送客,不对,后面五字对仗工整。
前4句,写遥忆好友裴廸,后4句由彼到己,裴廸动诗兴,并寄给自己,于是杜甫转而写受到诗作以后自己的反映,即伤岁暮和乱乡愁。尾联写梅,而愈发伤心年光流失,诗人白头。
二、山园小梅其一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中年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自谓以梅为妻鹤为子,他写不不少咏梅诗,其中《山园小梅》二首广为流传,而其中的第一首尤其著名。
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这首诗中的景句,方回点评说:
疎影暗香之聨,初以欧阳文忠公极赏之,天下无异辞。王晋卿尝谓,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
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疎乎?香能暗乎?繁穠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
欧阳修非常欣赏这两句诗,认为写出了梅花的特色。但是王诜认为这两句说桃杏李也可以呀?好友苏轼开玩笑说,可以倒是可以,只是桃杏李自己不敢当呀。方回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颔联确是抓住了梅花的特点,与桃李杏花不相干。
疏影、暗香两句,其实化用自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将竹影、桂香改为了疏影、暗香。
南宋时,南宋词人姜夔用暗香、疏影为题,谱曲填词,献给了范成大。范成大读后击节赞赏,一时开心就把自己的歌女小红赠给了姜夔。
三、黄梅花王安国
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
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曲尘场。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
王安国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弟弟。这首诗本身,其实并非佳作。不过,关于黄梅和蜡梅的故事,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