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梅花,冰雪世界的灵魂,春之气象的使者。
人们喜欢梅花,不仅源于它娇而不俗的姿态,更源于它傲然斗寒、高洁出尘的节操。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笔下的宠儿,所以,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关于梅花的经典作品可谓层出不群。
陆凯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卢梅坡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杜耒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而不得不说的是,许多咏梅的经典之作都产生于宋朝;比如除了以上提到的卢梅坡与杜耒的名句外,还有陆游、林逋等更是写出了令人拍案的妙笔。
林逋、陆游等人已经足够被大家所熟知。所以在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另外一位宋朝诗人的作品。
这首诗用28个字写梅花,虽然冷僻却格外经典,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趁得小寒,细嗅梅花;赵希的一首《次萧冰崖梅花韵》,邀请各位看官一起来欣赏。
次萧冰崖梅花韵
宋·赵希?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生卒年不祥,字谊父,江湖派诗人。赵希的诗很多都流失了,所以这首《次萧冰崖梅花韵》也就显得格外珍贵。
这是一首次韵诗,是作者次萧立之梅花诗的韵脚而作(原作已遗失);题目中的“”萧冰崖”与作者之间是何关系,尚无从考究。
诗的首句从梅花的形态下笔做描写:冰姿琼骨净无瑕;梅花有着冰一样的身姿和玉一样的骨骼。
单论这一句的语言以及写作技法,的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关于梅花,我们人人都非常了解,而关于类似描写梅花的句子,我们也都见得太多。所以首句是在以最寻常的语言展现梅花的形象,并且以寻常的语言对梅花进行了赞美。
但是,从布局方面来说,首句就显得比较有特点了。作者特意用寻常之语描写梅花,在及时展现梅花形象的同时,很及时地为诗奠定了情感色彩,为后文的输出打下了基础。
开篇写得寻常,有利于收篇体现自己的爆发力,这是格律诗写作中的一个典型技法,而作者显然对这一点拿捏得很充分。
承句虽然也算是比较平淡的描写,但它散发出的韵味却很丰富:竹外溪边处士家;梅花生长于竹林外、野溪边和处士家中。
和首句相比,承句中的语言摆脱了“大众化”“现成”之瑕,从梅花生长的地理环境出发,将梅花的形象临摹得更加丰满立体。“竹外”“溪边”“处士家”是三个不同的空间位置,相同的是,它们都远离闹世,都属于“幽僻”之地。
所以当这几个词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便看到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品到了一味朴素自然的意蕴。
“竹”“溪”“处士”起到了有效烘托梅花的作用,而且“处士”二字还含蓄地指向爱梅之隐士林逋;所以在承句中,梅花“不近俗尘”“喜幽喜僻”的性情已得以体现,作者对梅花的高度完赞美之情更是得以含蓄的表达。
诗的后两句荡开一笔,以新颖而又深刻的语言歌咏梅花、抒发作者的情志: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如果牡丹开得比梅花早,有谁还会冒着风雪来看梅花呢?
牡丹是花中之富贵者,它雍容艳丽,备受上层阶级的青睐。所以诗人们在赞美牡丹的同时,也常常会拿牡丹来讽刺那些追逐浮华的权贵与时人们。比如诗人李唐就为他的画题有这样两句: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作者在这里灵机一动,将时人所追捧的“牡丹”与生于偏僻处开于严寒中的梅花放在一起,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来,梅花脱俗、高洁的美好形象与品质不但进一步得以体现,作者对“媚俗”之物、之人的抨击之情也得以抒发。
后二句情感浓郁,理趣丰富,表达新颖,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的确不同于一般咏梅诗句;所以,后二句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也是理所当然。
僻处独居何所欲,解吾心境是梅花;各位看官,当读完赵希?的这首诗后,不知你有何特别的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