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大厂的年终奖有多疯狂这个话题出圈了,接连上了两次热搜,引起了小编的注意。有的直接发8个月工资,有的全员安排6个8,有的动不动就发股票。
图片来源:网络
快到年底了,想必粉丝们的年终奖都已在路上,所以资产配置也可以提前学起来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种资产配置的方法。
01
第一种,股债平衡策略。
股债-平衡,又名动态再平衡,是由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率先提出的,后被大卫·史文森运用,他执掌的耶鲁大学基金20年获得年化15.6%的回报率。
具体股债分配比例,常见的有二八、四六、三七等。但是要注意,不是简单按比例投一笔就完事了。而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资产再平衡,使权益类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重新恢复到原定的比例。
举个例子,假设有万用于投资,50万买了股票型基金,50万买了债券型基金。一年后市场大涨,股票型基金涨了20%,资产变成60万,债基收益在4%,资产变成了52万。
这时你的总资产万,遵照动态再平衡的策略,你需要重新分配使得两部分账户各56万,也就是要从股票基金账户中拿出4万到债基账户中,开始进行下一年的投资。
如果一年后市场亏损了也是同理,50万股票基金亏损变40万,债基仍是4%收益变52万。这时总资产92万,为保持两边账户各46万,需要从债基中拿出6万到股票基金账户中。
这种方法核心在于“资产分配+再平衡”,由于定期再平衡,使得其自带高抛低吸、降低波动的功能。
02
第二种,全天候策略。
这是由全球知名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提出的投资策略。看过美林时钟的小伙伴都知道,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衰退、过热、复苏、滞涨期,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都有不同的表现。
经济环境与我们的投资息息相关。
全天候策略通过采取有效的分散投资,使得所投资资产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风险暴露水平相同。强调“风险”,即以风险大小为依据,控制持仓比例,确保不同资产风险一致。
假设持有股票的风险是债券的6倍,那每买1份股票再对应买6份债券,来实现风险的对冲。但债券的收益较低,于是引入杠杆,加大本金,提升整体收益。
总而言之,全天候有两大特点:
一、适应性较强,无论是何种经济周期,总有资产是直接受益且能产生较大贡献的。
二、存在风险对冲机制,预期波动率较低,适合追求稳健的资金投资。
全市场第一只公募FOF基金——南方全天候就采用了该策略。
03
第三种,核心-卫星策略。
这个策略很简单,小编较适合权益类的投资。
顾名思义,就是将资产分为“核心”和“卫星”两大类进行配置。其中,核心又叫主体配置,目的是在风险可控下获取稳定且长期的投资收益。而“卫星”,则像主体之外的其余配置,虽然占比小却可通过其广阔的投资空间来增强组合投资收益或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小编建议以优质的、历经牛熊的主动管理型混合基金为核心,这样有助于力争组合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在卫星配置上,可以选择风格突出、波动较大的行业主题热点基金以谋取超额收益。
指数型基金亦是如此,建议选择将大盘蓝筹型的宽基做核心,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同时选取波动性较大的行业指数基金作为卫星配置。
股债-平衡、全天候、核心-卫星,这三种策略你学会了吗?最后南南来划个重点
/p>
股债-平衡即“股债分配+定期平衡”,自带高抛低吸功能;
全天候考虑经济环境,强调风险对冲,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核心-卫星适用于权益投资,可以全市场范围投资的基金为核心,以行业主题基金为卫星。
最近看到一句话:当你老了不能再靠工作挣钱的时候,你的钱能否有稳定收入就很重要了。
假如现在的你,投资股票,你的钱在创业;选择资产配置,你的钱就在勤勤恳恳工作。
答应小编,提前做好资产安排让你的钱起来,该工作的工作,该保障的保障。
另外,小编昨天讲解了中国A50ETF联接基金,其实也属于一种股票资产的配置,MSCIA50指数是按全球行业分类(GICS),在每个行业至少选取两只市值最大的公司纳入,另外会从大盘股中选出剩余28只指数权重最高的股票。并通过行业中性策略分配成分股权重,更能真实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现在中国A50ETF联接基金正在发售中,感兴趣的粉丝可以认购了哦。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