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39.net/pf/a_4707905.html一、我们为什么会厌恶风险
假如几万年之前,世界上有两种人:A和B,A遇到风险就会回避,B则觉得无所谓。那么,
当有传言说天要掉下来,A会躲在地洞里怕被砸着,B可能不会;
当有传言说马上有地震时,A会躲在空旷的地方,B可能不会;
当有传言说马上要发洪水了,A会爬到高处,B可能不会;
当有传言说,马上有军队要过来烧杀抢掠,A会躲进山里,B可能不会;
……
虽然“天塌下来”的风险并不存在,其它的风险也未必每次都是真的。但长期下来,A类人幸存下来的概率更大。所以,经过千万年的积累,我们都有了A类人的规避基因。
但是,另一方面,造物主似乎不喜欢畏畏缩缩的A类人,而是愿意奖励那些有一点冒险精神的人。于是,造物主就发明了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每次人类做一些有风险的尝试时,多巴胺就会让他产生一种愉悦。而且,这远远不够,造物主还不断地用利益去驱动人类冒险:比如在原始人社会,一部分人愿意筑巢定居,靠周围植物和小动物为生,安分守己,小心翼翼;而另一些人则敢于到处漫游,向外开拓新天地。虽然大胆冒险会增加死于非命的可能性,但同时能让他们寻得更美味的水果和更多猎物。
这个不是我胡编乱造,而是有真实的案例的:中国明清时期为了打击屡禁不绝的海盗,采用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欧洲人却通过大航海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做起了全球贸易并带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站在今日的高度回看那段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想象那些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却一往无前水手,的确对他们的勇气钦佩万分。
二、识别风险才能做好投资
我们每个都厌恶风险的,但是每个人都想获得高收益,如果能找到即使一种发生风险事件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还能获得不错收益的投资品,岂不是更好。
但是,在真实的投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在规避了一类风险的同时,反而承担了更大的其他风险:比如,有些人看见股市行情不错,把准备买房的钱投在股市,结果没几天“全款变首付”、“首付变成租金”了;另外,还有多人认为股票市场波动太大,所以买了一个宣传时承诺“保本保收益”的P2P,结果利息没赚着,本金还没了。
所以,投资的第一步应该是先识别风险,然后评估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可能获得的收益,看一下这个风险收益比值不值得你去冒险。
比如以前调研一个基金经理,他说他买股票算一下,如果一只股票向下损失可能只有50%(腰斩),这个看起来不小,但是向上却有可能翻转4倍以上。那么,他就会至少先买一半仓位。举个例子(注:例子是我举的,不是他给我讲的),比如有一只股票现在是10元/股,市盈率是20倍,从历史数据上看它最低曾跌到过10倍市盈率,也就是如果上市公司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有可能损失50%,但是现在它的业务在高速发展,如果以这个增速来看未来3年净利润就可以增长4倍,也就是说如果它的股价涨4倍,估值依然不会变,还是20倍。
我问他:“那如果这个时候股票进一步下跌了怎么办呢?”他说:“如果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肯定加仓呀,因为这样向下的空间更小了,安全边际更高了,同时向上的空间却更大的”。(当然,我们要注意“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是前提条件。)
写到这里,我想起邱国鹭说的:风险有两种,一种是感受到的风险(PerceivedRisk),另一种是真实的风险(RealRisk)。比如:有很多人有飞行恐惧症,但是几乎没有人害怕乘汽车,这是因为坐飞机的感知风险很大,但是真实风险小(出事的概率只有6百万分之一)。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因为汽车交通事故丧身的案例,但是国内重大航空事故要追溯到年河南航空8·24伊春空难、以及年的马航事件。
而做投资时,股票暴涨后,真实的风险上升,感受到的风险却在下降。年股市涨到.19点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是大家感受到的都是歌舞升平,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讲“新周期”、“新黄金10年”;年股灾,股票暴跌后真实的风险下降,感受到的风险上升,年熔断打出大底时,人们感受到的却都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
为什么说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儿,因为很多时候感知风险很小的时候真实风险很大,真实风险很少的时候很多人又下不去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逆向投资。
三、逆向投资在股市成功的法宝
很多投资大师都讲过,要做逆向投资。
邓普顿说: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索罗斯说:“凡事总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好变成坏,坏到极处变成好,”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这里讲的都是人弃我取,逆向投资的核心。
这些话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其实没有可操作性。比如什么叫“最悲观的时刻”?什么时候又是“最乐观的时候”?什么时候是“盛极”?什么时候又“坏到极处”?更不要说“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了,这里的“别人”指的是哪些人?怎么判断他是不是“贪婪”或者“恐惧”了?……
大师们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无论是“乐观”、“悲观”、“盛极”、“坏到极处”、“贪婪”、“恐惧”……都没有办法量化。
所以,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是低估值的时候入场。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从年至今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一直在8-25倍之前来回走动。那么假如我们在10倍的时候左右的时候开始建仓,20倍左右时分批离场,那么可以抄到大部分底部,同时躲过几个非常重要的顶部。
数据来源:wind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恒生指数的静态市盈率在15倍左右,但是动态市盈率才10.72倍,虽然不算极端便宜,但是也是一个低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市净率却是在最低点附近,两个月前(8月20)日甚至一度跌破净资产*(即PB跌破1):
数据来源:wind
截至目前,恒指有史以来有四次破净,前三次分别发生在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年初(A股熔断),以及去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之际,甚至连在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都没有跌到过这么低(当时PB最低跌到1.08),而最近数据哪怕有一点反弹也才1.1倍PB。
在这四次破净或接近破净后的一年里,恒指都涨幅明显(27%到83.8%之间):
数据来源:wind
那么恒生指数史上第4次破净,是否是配置港股的黄金时机呢?我的看法是,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涨,也不知道它能涨多少,但是超低的估值提供了较大的安全边际。现在假设港股这些上市公司基本面不出现重大变化,向下的空间不过10%(PB由现在1.1倍跌到最小值),而向上的空间至少有50%(涨到平均值)。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11/5
那么这个收益,能否满足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