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行业这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类新基金层出不穷,基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很多人积极的开始投身基金投资,相比股票投资而言,基金投资显得更加容易,初始投资额度限制小,门槛比较低。
在缺乏理论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不少人盲目跟风,盲目追求五星级基金,一些人甚至亏损70%以上,交了不少学费。
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投资理念,基金投资和股票投资相比较,更容易实现稳定盈利。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网格化的基金交易战略。
第一步:选择一支ETF基金
ETF基金,也叫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为什么要选择ETF,因为它跟踪的是指数,比如说你买的沪深ETF,它是优选了上证和深证两个市场支蓝筹股,综合走出的一个走势。ETF基金由于跟踪指数,所以它的走势基本和指数一致。
例如:上证50ETF和上证指数走势基本一致,买上证50就是在买大盘。你觉得大盘会倒闭吗?
上证50和大盘走势基一致
选择ETF基金,主要是防止购买个股的破产性风险,以及规避选股的麻烦。
购买ETF基金,投资惨遭一路狂跌不反弹的概率几乎为零。
购买ETF基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场外,一种是场内。
场外基金是常用的购买渠道,各大银行APP,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场外ETF基金手续费一般在千分之二到百分之一不等,相对贵一些。优点是起步低,10元起步就能购买。
场内基金和买股票一样,比如说你在同花顺交易股票,就可以同样买入或者卖出ETF基金。特点是手续费比较低,可以低至万分之五。但需要资金大,每次进仓1万起步比较划算。
第二步:用周线图画出价值线
金融市场的价格永远会围绕价值波动,价格过高就会跌下来靠近价值线,价格过低就会上升去碰触价值线。就好比遛狗一样,狗到处跑,但最终都会回到主人身边。
什么位置是估值的中间水平?不同的交易品种,有着不同的波动率,不同的交易策略,估值也不一样,有专门的估值计算公式,所以估值计算起来也比较麻烦。
网格化交易有一种简单的方案:用前一波牛市的中间数值作为价值基准线。
从上图看出,前一波牛市从涨到,我们用二者相加除以二,取个大概值作为价值线。
我们看后面两年价格最终回归价值线。
第三步:从价值基准线以下分出10格
主要目的:
1、在低估区交易,避免高位被套的风险。
2、在低估区抓小型的震荡和波段利润。
3、形成小波段盈利积累,因为没有止损问题。
如上图,在两条线中间划分10格。后期价格回归价值线全部盈利出场。
基本战略:
将你计划投资某个基金的资金分成10份,最好是从前一波上涨的底部开始计算,一直到价值线,每下跌一格就补仓一份,每上涨一格就出一份。
举例:你有1万的资金,把它分成10份,每下跌一格就追加投资元。
假设你每一格的利润是5%;
假设你投资到第三格,也就是累积投资到0元的时候,此时你的账面肯定是亏损的。
价格随后开始上涨,涨到第二格。
此时,你卖掉元的份额,第三次的投资盈利为5%,你盈利了50元(手续费忽略)。
如果价格再上涨一格,你再卖掉元,还是盈利5%。
如果价格下跌一格就补仓元,涨就赚,跌就补,如此类推。
这样做,就会吃掉低估区的小型波段利润。
如果价格上涨超过了价值线怎么办?
那就停止一切补仓,选择持仓,所以在低估区最好能多进点仓,防止将来进入牛市后手里没有仓位。
如上图,看看疫情期间旅游产业在网格区制造了多少震荡利润机会?当前已经走出低估区,不再适合网格交易。
此时,网格化交易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行业ETF基金。
如果价格跌破了第10档,也就是最低线怎么办?
此时账面亏损较多,应停止任何补仓,耐心等待价格回到网格区域内,再执行网格计划。
最大的风险无非就是这个交易品种一路下跌,牢牢套死。但是因为买的是整个金融市场或整个行业,这种可能性就会几乎为零。
ETF基金的走势不同于一般的股票,它是完全跟踪某一行业指数或者大盘,而一般股票买的人多就涨,没人买就跌,而ETF不是受到这种供需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推荐ETF的一个原因。
下面晒晒自己一年多的测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