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发基金曾刚固收基金对回撤的控制明 [复制链接]

1#

来源:钥城网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叠加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影响,近年来,不少投资者纷纷把注意力转向“固收+”产品。特别是在今年股债市场波动加大的环境下,这类产品攻守兼备的优势开始凸显。


  近日,在雪球“固收+基金布局攻略”活动中,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曾刚表示,从个人财富管理角度上来看,“固收+”基金这几年对回撤的控制明显提高,值得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多多
  问题:为什么这两年“固收+”突然就起来了?“固收+”是一个偏阶段性的产品,还是有长期的发展趋势?


  曾刚:“固收+”产品形式可以追溯到年,交易所的国债加上可转债,再加一点股票构成一个组合,但它的净值波动比较大,规模也小。“固收+”基金起步的第一个时间在年,当时的市场背景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品种和规模的扩大,真正上规模是年-年。


  年、年,新股申购,给组合增厚收益。同时,债券市场表现较好,纯债贡献的回报相对稳定,“固收+”产品的整体规模从过去几百亿慢慢增长到了亿~亿。


  年资管新规出台,刚兑型的理财产品开始逐步退出;年、年,正好是A股牛市,无论是新股,还是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均给组合带来了比较明显的收益。为此,基金行业涌现了风险收益等级不同的“固收+”产品线,“固收+”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


  去年下半年来,新发“固收+”基金比较多,按照最新的公募口径规模达到1.4万亿。普通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问题:“固收+”产品的超额收益,主要是来自权益类的配置吗?


  曾刚:基金经理要把握好几个资产的风险收益平衡。这两年,“固收+”基金的收益来源比较丰富,例如,信用债,大家的配置都是以“AAA”为主、偏中短久期。权益类的配置是“固收+”超额收益的最大来源。做资产配置的目的是实现股债平衡。从最终边际上的贡献来讲,股票是贡献超额收益最多的,但市场真正做得好的产品是均衡风格的。


  问题:今年在股票权益类里有特别的持仓策略吗?


  曾刚:去年三四季度,市场风格偏周期,偏中上游,去年年底也重视石化中游制造顺周期。今年,我们会把偏好这类股票的估值水平主动压缩,希望估值水平更安全。我们偏灵活,选赛道。


  广发基金在主动权益领域的整体实力比较强,风格比较多元,例如,基金经理刘格菘是鲜明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孙迪、郑澄然去年主要
  在“固收+”的选股方法论上,我们总体偏稳健,不会特别偏哪个板块。体现在估值水平、行业赛道,在成长、消费里去做择优,中游制造里面也是这个状态。这是我们“固收+”产品在股票方向的配置特点,偏均衡一些。


  问题:在均衡策略下,您如何看待绝对收益和回撤的关系,控制回撤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投资人对回撤控制
  曾刚:“固收+”产品的目标受众是银行理财替代以及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他们既
  从过往几年的数据来看,回撤控制得好的基金,规模增长比较快,达到百亿的规模。我们提倡
  基金的配置比较均衡,回撤控制得比较好,当下次市场出现向上波动时,基金经理的心态更放松。现在大家对回撤和收益能够辩证统一地去看。


  “固收+”基金的回撤控制在2%-3%以下时,不管个人投资者还是银行渠道,都会有信心购买和推荐该类基金,然后带来规模的增长,这是一个正向激励。


  问题:您对下半年到明年的债市有什么样的预期?


  曾刚:从基本面来看,到今年三四季度,宏观经济向上的动能会有所放缓,中线来看债券的收益率中枢不会系统性上行。从市场层面看,5月份的PPI不会成为年内的数据高点,债券要担心短期通胀压力,表现为震荡格局。操作上,债券投资依然可以比较积极,该做的基础配置有望带来合理的打底收益。


  问题: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的占比会下来吗?


  曾刚:“固收+”的基金,关于债券有配置的下限,更多的是考虑需不需要适度加杠杆,如果资金偏松,套息空间比较大,适度加杠杆有成效,尤其是持有期形式的基金。预计到今年三、四季度,适度杠杆配置的确定性会更强,债券比例不会下来。


  问题:“固收+”产品适合什么类型的投资人?您会告诉投资人对“固收+”的预期是什么?


  曾刚:在资管新规之后,“固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整个市场的规模也在扩大,大家在投资管理路径上也在强调多种风格,除了股债平衡,转债和打新之后,比如典型的量化对冲,一定程度上也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


  有的投资者可能不太愿意去承担风险,更愿意要确定性收益。从个人财富管理角度上来讲,“固收+”基金这几年对回撤的控制明显提高,值得大家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去多多
  投资者看“固收+”产品要看三年的周期。基金经理管过三年以上的产品,对股票、转债、纯债券、打新的理解才能相对全面。优秀的“固收+”基金对资产涨时能追上,跌时能回避掉一部分。未来“固收+”产品阵营里会走出更多能满足这种配置需求、又适合长期持有的产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