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定投的投资误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看女性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前面已经给大家讲了基金定投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金的储蓄、增值;怎么去选合适的基金定投取得高收益;该用多少钱定投;以及如何构建基金定投的组合;以及该采用什么基金定投的策略。

那么,普通投资者在基金定投的时候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市场行情下跌的时候任意的停止定投。当行情持续下跌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害怕出现亏损,然后就想当然的停止了定投,以为可以防止亏损的扩大。这种投资者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损”“越跌越买”的精髓。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基金定投任性断供的危害。

任性断供危害一:倒在黎明前

巴菲特说投资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这段很长的坡,有时候还真是磨人的小妖精……

上面的基友说自己去年点开始定投,亏到现在。其实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假设这位基友在年6月15日开始做定投,当天大盘收于点。模拟上证综指的定投情况,经过1年多时间,截至今年8月底,投入1元以后,不考虑交易成本,目前该基友的定投收益为-4.71%,被套ing......

注:以上测算选用上证综指做示例,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如果这位基友本月开始断供定投,无异于倒在黎明前。因为这么“悲催”的极端情况,历史上也曾有过。高点入场定投的基民确实比其他点位进场的人要艰辛一些,但也不意味着没有解套的可能。

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假设在年点开始定投的基友,他至少得坚持到年6月才能扭亏为盈。而只要其坚持到年7月,定投收益率就达到惊人的22%!一个月时间,相差22%的收益率!

注:以上测算选用上证综指做示例,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所以基友们不妨自己衡量一下,是选择倒在黎明前,还是咬咬牙继续抱着希望坚守?

任性断供危害二:错过低吸

其实做投资,如上面那样极端的情况可能比较少,更实际一点的情况是,有些基友做定投,也并非毅然决然地就放弃了,只是面对跌跌不休的市场,容易产生一种:“我先稍微停一下,等市场稳定一点了再继续投”的心理,生怕跌多了回不了本。

但我们做基金定投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能通过机械式的投入摊低吸筹成本,静待市场上涨来收割。所谓越跌越买,最好的施展场合就是基金定投。如果因为市场一时的下跌而任性断供,等市场稳定了,其实也就错失低位吸筹的机会,定投回报率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下面这两位基友,假设从年2月底开始定投中证指数,每月定投元,其中基友B在年8月底停止了定投,在年5月底开始重新定投,另一位始终坚持定投。两名基友在年12月底结束定投并赎回,收益相差近一半。

注:以上测算选用中证做示例,未考虑交易成本,本测算仅供示例帮助投资者理解定投策略,并非对基金定投业绩的预测,亦不作为任何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相关数据仅供参考期间定投回报率=(期末总市值-总投入)/总投入,未考虑交易成本。

必须提醒的是:一入定投深似海,从此任性是路人。对定投任性断供的行为,运气好的时候收益减半,运气差的时候也只能亏损告终。

误区二、定投的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投资者以为基金定投就是“傻傻的投”,有投资者投了七八年从来没有止盈。基金定投投入时间太长,如果不科学合理止盈,一方面会出现定投钝化现象,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大的降低了基金定投的收益率。

长期定投谨防“钝化”

我们先来看“定期定额”方式的普通定投:假如我们从年开始定投沪深指数,可以看到定投后市场就开始不断下跌,直至迎来年的牛市,如果一直坚持定投53期,每期每月投入本金元。总计投入本金50元,虽然定投收益率只有86.62%,年化收益15.2%,但却赚了元。

这就是定投一般采取的“定期定额”投资策略带给投资者的收益,但如果一直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策略来长期定投后,一个缺点就暴露出来,就是定投的钝化现象。

那什么是钝化呢?

当我们执行定投策略后,初始时所累积的本金不多,所以当基金净值出现下跌时,每次投入摊低单位成本的效果就非常好,但是如果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一直不采取止盈策略,当累积的本金足够大时,每次定投的资金摊低单位购买成本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就是定投的钝化现象。

止盈点:

定投的关键一步

止盈点真的有意义吗?很多小白投资者因为定投时间不长,甚至都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牛熊周期,对止盈也没有概念。我们选取了上证指数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段时期:年10月至年10月,模拟进行一次定投。

上证指数走势

假如从年10月开始定投上证指数,到年10月赎回,定投时间8年3个月。如果期间不止盈,按照定投收益率(定投收益率=基金现值/投入成本-1)得到此期间收益率仅为

1.55%。

连起码的通胀率都没有跑赢。

年10月-年10月定投收益走势

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定投上证指数在年5月27日那天,点位达到了.19,如果此时止盈赎回,

最高收益率可以超过93%

。当然,要在最高点完成止盈本身难度就很大,但相对高点就会容易很多,比如在这轮投资期间设立60%的止盈点,收益率虽然不如93%,但比起1.55%已经高很多了。

由此可见:

开始定投只能算是启动了理财之旅,选了一条正确的路。

但止盈才是真正的到达目的地,是定投成败的关键。定投并非顾名思义那般机械式定期买入,最高明的做法是及时止盈以获得最大收益。

误区三、以为基金定投每年都能赚15%+

基金定投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计划,不是很多投资者期望的每年都能问问的赚钱15%+,如果遇到熊市,比如年金融危机,年的大熊市等,只不可能赚钱的,而且要承受浮亏。比如年的全球股市:

误区四:定期定额永不改变

不管是单次投资还是定期投资,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本金规模。在上升周期中拥有大额低成本筹码,才能充分享受到市场上涨收益。

基金定投经常面对的一个苦恼是,当市场出现一轮显著上升周期时,由于总投资金额不足,特别是市场低位时积累的筹码不足,导致升值效应不明显。

实际上,基金定投有更聪明的玩法,即定期不定额,甚至是不定期不定额,可以参照指数估值或者按照市场指数波动幅度,在调整期加大买入频率。通过越跌越买,在市场低位积累足够多的基金份额,在市场上升周期,逐步减少买入量,最终实现基金份额分布的金字塔结构,以充分获取市场上涨收益。

误区五:一只基金一成不变

基金定投是一种投资方法,不等于死守一只基金,定投基金品种的选择,与投资者个人年龄段对财富不同的需求有关。

定投时间越长,积累的投入资金和潜在资本利得总和越大,基础市场的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投资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投资风险敞口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收入较高且对财富期望较高的中青年阶段,可选择成长性高、波动幅度大的权益类指数产品进行定投。而到了老年阶段,风险接受能力降低,定投的基金要做适当的调整,可以搭建一些风险回撤小的定投组合。

误区六、投太多的基金

对于普通投资者,定投组合不要选太多的基金,基金数量过多可能导致风格重复,相关性高,资金利用率低等等。一般的投资者坚持定投3-6只基金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