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买理财,这项简单的小测试千万别往高了 [复制链接]

1#

“全家从不炒股买基金,没想到老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近,杭州人毛女士联系“我的钱”栏目,她看了“高龄老年人理财”的相关报道,向橙柿互动分享了自家老人的投资理财经历。

橙友圈活动指南·来“我的钱”聊聊高龄老人如何安全打理养老钱,送你灵光盲盒查看

毛女士说,一直以来只知道存款的老爸,最近突然提起年在银行“存”的钱套到现在,本金亏了1/。一问才知道理财经理推荐他买了基金,而且是只加了杠杆的分级基金,风险非常高。而毛大伯一直当存单那样放着,一放就是七八年。

低风险偏好的毛大伯买了高风险基金

今年8岁的毛大伯一直有存定期的习惯。年,有一笔45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到期,毛大伯去银行转存,理财经理向他推荐了一款基金产品,建议他大头买存款,匀出15万买基金。“投资方向是*工行业,理财经理说很有前景,还说自己也买了,家人也买了。”毛大伯说。

毛大伯没有开通手机银行,按照以前存存单的习惯,这笔投资就这么一直放着,也没有跟子女提及。直到去年下半年他才告诉家人实情,自己有一笔15万元的投资缩水了1/。“基金是高风险投资,我和家人向来只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从来不碰基金,没想到七八十岁的老爸会去尝鲜。”毛女士说。买基金前做过风险评测吗?毛大伯说,时间太久了,自己记不清了,好像做过,好像没做过。

这只让毛大伯8年未解套、本金打了7折的基金是什么?在年,它还是一只*工主题的分级基金,年根据监管规定,分级基金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该基金完成规范整改转型为指数基金。熟悉基金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加了杠杆的分级基金风险非常高,毛大伯显然选择了与其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符的产品。

测评结果直接影响可选产品类型

建议如实填写切勿“拔高”

橙柿互动记者了解到,基金、理财产品对购买人只设年龄下限(通常是18周岁),对老年人是没有限制的。如此一来,做好风险评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风险测评”内容很简单,以某银行给出的问卷为例,包括投资者期望的投资回报、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投资经验、投资态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投资损失等问题。测评结果分为五档,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分别对应五个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

如果你是最末档的保守型,通常只能买风险最低的产品,这类产品有什么呢?通常是R1等级的现金理财类产品,收益率在1.5%-2.5%以内。预期收益高一些的理财产品,通常是R2级、R级及以上的,对应需要是稳健型、平衡型及更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投资者认真对待风险测评还是十分重要的,这几年,因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基金产生纠纷的不在少数,但如果发现银行等代销机构销售人员肆意夸大产品收益率,怂恿投资者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也应该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留证据,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去银行买理财个月亏了块,杭州85岁大伯想不通:为什么没有利息还会亏钱?高龄老人如何安全打理养老钱,我们想跟大家聊聊查看

比如,投资者在签订银行理财产品或者代销基金产品合同时,不要急于在窗口签订合同。如果可以的话,把合同拿回家仔细研读,对于不理解的点,可以要求银行人员给予解读,解读内容可以书面形成附件,与主合同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除了风险测评外,也有银行对于长者购买理财产品进行了更多的风险提示。例如禁止向70岁以上的客户销售中等风险以上的理财产品,如客户坚持认购的,还应采取取得家属签字确认等形式,确保其家人已知晓并同意。

高龄老人投资理财,这类产品更合适

关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如何妥善打理养老金,我们发起了一项征集计划,总计收到了条发帖,我们对部分有价值的建议做了总结,与大家分享。

高龄老人理财,资产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都很重要,加上多数是低风险偏好,能买的产品相对有限,例如现金类理财、短期限定存、国债、可转让的大额存单以及活期存款。有些熟练掌握支付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