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年轻人渐成理财“主力*”
9月5日,在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区,参观者体验银行智能机器人提供的金融服务。新华社记者鲁鹏摄
在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稳赚不赔或将成为回忆,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产品净值波动。程硕作(新华社发)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财富增长以及金融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主动理财的意识。无论是传统的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产品,还是以支付宝、理财通为代表的线上理财平台,抑或是直接进行自主投资,理财的渠道、种类更加丰富多元,选择日益增多。
目前理财主体、理财渠道有哪些新变化?不同群体理财偏好有哪些区别?
理财人群日益年轻化
尤迪是复旦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别看年纪不大,他已经是一位具有五年理财经验的“老手”了。高中毕业时,尤迪收到家里亲戚给的几万块钱,便琢磨怎么让这些钱保值增值。于是,他开始在网上自学相应的理财知识。
大三时,尤迪看中了陆金所上的一款股票型基金。“与固收类产品相比,我觉得股票型基金收益更高一些、存取也比较灵活。所以投了试试。”尤迪表示,自己采用智能定投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参照基金历史表现,然后决定当期投入多少钱。每周平均定投元左右的资金,一年下来也能有不错的收益。在尤迪看来,自己虽然还没步入社会,但提前培养理财技能,将暂时用不到的钱拿来投资,不仅可以防止自己乱花钱,还可以为将来的生活提早奠定基础。
家住江苏盐城的小伙子邓伟今年28岁,在银行工作的他对于理财很感兴趣,但是也更加谨慎。邓伟告诉笔者,自己除了配置少部分钱在专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股票型基金上,其余90%的钱都放在支付宝上一些银行定期存款类产品。
“我刚结婚,不能把所有钱都拿来冒险嘛!在同等期限条件下,支付宝上银行定期存款利息比线下银行高些,一般能有4%左右的收益率,风险也相对较低。”邓伟说。
8月10日,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人正告别单一储蓄的思维,近四成网上理财的用户已经有了把短期开销、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的钱做“三笔钱”配置的习惯。从支付宝提供的相关数据来看,35岁以下用户接近六成。报告发现,比起父母辈,“90后”更愿意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里;同时,刚刚兴起的智能投顾用户中,超一半是“90后”,且持仓普遍较高。
日益年轻化的理财人群在地域上、性别上也呈现出鲜明特点。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峰介绍,如果将支付宝理财分按用户的地域信息取平均值,上海、北京、江苏、天津、浙江、湖北、四川、广东、山东、重庆等地用户理财观念普遍较强,呈现既能消费也会理财的特点。分性别来看,女性的平均“理财分”比男性高25分,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