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激光散斑形成及漂移现象探究 [复制链接]

1#
3)仅研究相机速度参数时,控制成像系统物距L1,成像系统像距L2,透镜焦距F不变,误差范围内

比值一定,与定量公式相吻合;

当接受屏前移至系统焦平面处时(极限位置),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可见此时内部细微光点速度趋近于0,符合前文分析。

3结语

本文针对激光散斑的形成及漂移现象进行研究。针对于其成因,从基模高斯光束表达式出发,依据惠更斯—菲涅尔定理,推导得出子波叠加所导致的成像平面上不同点处光强不同是激光散斑的直接成因,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散斑图样,佐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针对于激光散斑漂移现象,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了人眼移动观察时的漂移现象,分别就正常眼、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不同观察效果进行了总结,其结论对于校正非正常人眼有着指导性作用。针对于移动相机观察情况,本文依据几何分析,建立了激光散斑移动速度与其内部细微光点移动速度依赖于相机参数及移动速度的定量公式,并基于此搭建了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吻合表明了理论推导定量公式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孙慕渊,李艳,何望君.基模高斯光束的基本特性[J].咸宁学院学报,(3):46-48.

SUNMY,LIY,HEWJ.FundamentalpropertiesoffundamentalmodeGaussianbeams[J].JournalofXianningUniversity,(3):46-48.(inChinese)

[2]任新成,郭立新.基尔霍夫近似下高斯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0-53.

RENXC,GUOLX.StudyonelectromagneticscatteringfromGaussianroughsurfaceunderKirchhoffapproximation[J].JournalofYa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4):50-53.(inChinese)

[3]HUANGW,GUIHQ,LVL,etal.Time-drifteffectoflaserspeckle[J].ActaPhotonicaSinica,,38(3):-..

[4]*伟.激光散斑跟踪和激光扫描显示中散斑机理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助力高阶人才培养DJZWxb);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教学团队培育项目(少年班预科物理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张亦斌,男,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通讯作者:方爱平,女,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及热学教学研究工作,apfang

xjtu.edu.cn。

引文格式:张亦斌,方爱平,齐泽坤,等.激光散斑形成及漂移现象探究[J].物理与工程,,31(6):-.

CitethisarticleHANGYB,FANGAP,QIZK,etal.Researchontheformationanddriftoflaserspeckle[J].PhysicsandEngineering,,31(6):-.(inChinese)

END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