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基金
继去年12月份基金业协会和基金评价机构取消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后,今年12月基金业协会召开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上,提出基金评价机构应淡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
国内目前存续短债基金中成立最早的嘉实超短债于6年4月设立,管理运作时间已达12年。6~7年间,国内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上证综指破点,期间债券型基金吸引力弱,短债基金规模低位徘徊,7年末规模仅有3.54亿元。8年股市暴跌,风险情绪大幅下降,短债基金等债券型基金迎来爆发,规模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7年末的不及5亿元骤增至8年末的.46亿元,增幅近60倍。但随着9年股市反弹,短债基金规模又迅速回落,9年末规模降至22.45亿元,年短债基金规模萎缩至5亿元左右。股市持续低位震荡,加上公募基金的发展,年起短债基金规模波动上升,股市大涨规模出现一波回落,随后规模增长有所反复。年初股市转向下跌,债市在宽货币*策下走强,短债基金再次迎来高速增长,从年末的34.26亿元扩张至年9月末的.39亿元。今年7月份,监管部门针对理财转基金业务下发整改通知,短期理财基金面临转型或退出,其中部分基金转为短债基金,其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从资产配置情况看,短债基金由于产品定位,其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债券资产。近年来由于债市走强,债券配置比例上升,截至年9月末,短债基金资产配置中债券占资产总值比重达到91.51%。从具体投资情况来看,短融券配置比例最高,达到45.11%;其次为同业存单,占比18.03%;中期票据居第三,占比为12.21%;金融债和企业占比分别为6.68%和5.12%,其余资产配置比例则均在5%以下。
四、美国货币基金发展历程
美国货币基金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年代初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发展壮大,年规模曾达到亿美元。年美联储修改了关于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设定上限的条款,货币基金收益率优势弱化,导致规模出现下滑。之后的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布了《开放式投资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价值计算法案》,该法案允许符合条件的货币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从而免受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新法案的实施,加上年美国股市大跌,此后的十多年间货币基金规模稳步增长。
在上世纪末期,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使得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明显上升,货币基金规模快速增长,1年末达到26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关口。为提振经济,美联储一路下调联邦基准利率,货币基金收益水平下行。4年末,货币基金规模回调至亿美元。
4年开始,美联储开始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00附近逐步上行,7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再次大跌,货币基金规模在此期间再次迎来大幅扩张。7年底,美国货币基金规模达到亿美元,截至8年底增长至亿美元。8年9月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大型货币市场基金因持有雷曼兄弟商业票据遭遇大额恐慌性赎回,导致货币基金规模之后出现大幅回落。美联储也再次大幅调低基准利率,美股在低利率环境下逐年走高,货币基金增长趋缓,规模多年来在2.6~3.0万亿美元之间徘徊。
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为了防止大额赎回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以及极端情况带来的“雪崩效应”,同时确保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平等地对待,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出台了针对《投资公司法》项下“2a-7”的增补条款,以缩短货币基金投资组合期限,降低信用风险暴露,加强流动性监控和信息披露,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了新的法案,将货币基金按照购买主体的不同分为零售和机构两类,并在年7月份出台了一项新规,该新规明令要求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优先货币基金(PrimeInstitutionalMF)从年10月起采用浮动净值,以避免出现大额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同时加强了对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基金的监管,设置了赎回门槛。截至年末,美国货币基金规模为亿美元,年9月末小幅增至亿美元。年10月份以来,由于股市下跌货币基金规模增速加快,截至12月26日已重回3万亿美元以上,达到亿美元。
从类型上划分,美国货币基金可以分为免税型(TaxExempt)、*府型(Government)和优先型(Prime),其中免税型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州*府及地方发行的市*债券,享有免税优惠;*府型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府机构债券和回购协议;优先型货币基金则主要投资于商业票据、存款凭证等。从投资标的配置不难看出,*府型货币基金的风险最小、安全性最高,免税型其次,而优先型货币基金由于商业票据配置比例较高,安全性相对较差,期净值波动也会相对较大。截至年12月26日,美国货币基金中,免税型货币基金规模亿美元,占比4.76%;*府型货币基金规模23亿美元,占比76.64%;优先型货币基金规模亿美元,占比18.60%。如果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机构型货币基金规模为亿美元,占比61.43%;零售型货币基金规模为亿美元,占比38.57%。
在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基金规模迅速从近4万亿美元回落至3万亿美元以下,其后整体规模趋于稳定。但由于受到监管*策影响,特别是年7月份要求面对机构投资者的优先型货币基金采用浮动净值后,优先型货币基金的规模在其后一年时间里大幅萎缩,而同期*府型货币基金规模则出现了大幅增长,规模和占比上短期内实现了对优先型的超越。年7月份,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合计为亿美元,而优先型规模达亿美元,占据半壁江山,同期*府型货币基金规模为03亿美元。但截至年10月底,美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亿美元,几乎与新规出台时持平,但优先型规模已经大幅降至3亿美元,*府型基金则扩张至亿美元,二者增减规模基本一致,表明在此期间优先型货币基金的资金大量向*府型转移。
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CIC)发布的报告及数据,截至年底,全球开放式基金净资产规模合计49.3万亿美元,其中货币基金为5.9万亿美元,占比11.97%。从规模上看,自年以来,全球开放式基金净资产规模增幅达到70%,货币基金增幅则仅有15.69%,其占比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此相反,股票基金、混合/其他基金、债券基金的规模则均录得较大幅度增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金融市场,年底开放式基金净资产规模24.9万亿美元,同期货币基金规模2.85万亿元,占比11.45%,国内占比则超过60%。无论从全球还是美国的情况来看,我国货币基金规模和占比都“遥遥领先”。
五、小结
随着国内货币基金的崛起和管理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影响也随之逐步加深。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层对日益庞大的货币基金态度趋严,在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框架下,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也在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也使得货币基金运作、管理更加规范。
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远超全球水平和美国金融市场,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国内金融市场仍不发达,资产端投资范围有限,可选择空间小,同时国内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机构投资者市场参与度偏低。而国内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崛起,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投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民众投资理财门槛,促进了货币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而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庞大的货币基金规模能够为其带来可观的管理费收入,是公募基金重要利润来源之一,管理机构主动降低货币基金规模的动机不强。短期来看,货币基金规模的继续扩大面临一定限制,增速将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其规模占比受利率走势和股市涨跌影响或出现一定波动,但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货币基金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品种仍将继续存在,然而长期看规模占比或将走低。
短期理财基金受到监管影响,相关产品将加速转型。尽管在年下半年以来,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规模从亿元左右增至亿元以上。但由于《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的下发,年三季度增速已经出现下滑。未来短期理财基金预计将向短债基金分流或退出,最终将逐步淡出金融市场。
短债基金受益公募基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监管*策的出台,有望瓜分原短期理财基金的市场份额,保持较快发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