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经理上任半个月火速亏损20, [复制链接]

1#

90后美女基金经理上任半个月火速亏损20%,关于这件事,我想白话两句:(本文含有对投资者不友好的内容,请谨慎阅读)

首先,关于这件事,我看到最不靠谱的评论就是:以这位美女的资质,和公募基金的专业程度,对于市场的把握应该是非常精准的。所以这应该是有意为之,坑害投资者,亏损的部分不知道怎么弯弯绕就到了他们的腰包里了。

之前给大家讲过,在一些不靠谱的小票中,确实存在公募为私募接盘然后利益输送的情况。不过*上公募基金全部净值和品牌去大张旗鼓这样做,是绝不可能的事。认为公募私募经理可以准确把握市场,不知道这是从哪里传来的谣言。金融市场是由群体行为共同决定的,处于可测与不可测之间的神秘地带,宣称能“精准把握”的只有惦记你腰包里钱的骗子。牛顿屌不屌?金融研究员们要用数学模型,哪个研究员的数学比牛顿好?牛顿炒股亏成狗。归根结底,投资不是数学而是艺术。

很多市场参与者,包括基金、基民、股民,就只好在上车早,吃了一波抱团股的红利。再屌的基金要是发行在年10月份和15年6月份,也得赔出翔。

至于你说,为什么机构在市场风险积聚的时候还要卖基金,还要建仓?这就是你不懂了:对于这些机构来讲,基金就是一个产品而已。服装店卖鞋,西点店卖面包,银行券商卖基金,是完全一样的。有个款式的鞋,今年很火爆,大家都在抢购,服装店会因为这种鞋很快会过气、看起来很土而拒绝上架做“良心商家”吗?有个款式的甜点,今年很火爆,大家都在抢购,西点店会因为糖分脂肪过高影响健康而拒绝上架做“良心商家”吗?老板愿意,拿提成的员工愿不愿意?

第二个原因就是,市场精准的顶底是无法预测的,不管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职业的交易者也不过在这些不确定性中小心翼翼博取一点确定性的机会而已。通俗来说就是,小赚靠勤,中赚靠精,大赚靠命。这个判断不仅仅适用于做生意,也适用于股票基金投资。

那么基金公司就没有锅么?有,一到三个月的建仓期,居然几天就把子弹打完,唯恐上不了车,这种追涨杀跌的劲头儿充满了韭菜的香气。股民追高之后,还能跟老婆商量拿点私房钱补仓,你一个公募基金难道推销基金份额时告诉基民:“我们满仓被套需要补仓,来买我们的基金吧”

还有就是,太无脑抱团了。抱团股的核心思路之前我也说过:“反正大家都这样做,要死也有垫背的”。什么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就是这个。毕竟谁不想有自己的粉丝团,勇敢飞,永相随呢。

另外就是,新发行的基金太多。其实这个根本没必要。市场上很多基金风格漂移,持仓雷同,明明一个代码就搞定了,非要搞那么多。这就像苹果把耳机(甚至充电器)都分开卖一个道理。再加上很多基民不懂啊,听说别人基金赚钱了,一看净值二点多,都翻倍了,感觉高,不敢买(这是用股票的思路衡量基金大错特错),然后一看有新基金,1块钱一份,就觉得这么便宜肯定翻倍容易一些。就这样,新发行基金,既投了菜鸡基民的喜好,又给自己创造了收益,代销机构也能赚个过手油,何乐而不为?看破不说破吧。

最后,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戒*吧老哥有的戒*之后转战基金,差点没给我乐死。这是“刚出狼穴,又进虎窝啊”

开个玩笑,希望这位老哥多学些知识,放平心态,金融市场欢迎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