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业基金怎么选不注意这4点亏钱也快买前 [复制链接]

1#

Hello,我是不恋爱、不蹦迪,专心搞钱的基姐~

最近有很多朋友来找我,讨论最多的是新能源和白酒行业。

新能源形势大好,买新能源行业基金能大赚!

白酒行业一跌再跌,抄底白酒行业稳了!

加上我之前对这两个行业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很多人都抱着现在买这些热门行业基金能大赚的想法想要入场,

但我给大家的回复都是一样的:谨慎购买。

由于找我的人实在太多了,今天基姐就来跟大家好好讲讲,为什么我劝大家不要只买行业基金。

一、行业基金自身限制

行业基金可以分为跟踪型和管理型两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1.被动跟踪型基金

复制跟踪某个行业的指数,涨跌与基金经理无关,与市场发展行情有关。

比如去年火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就是被动跟踪的指数基金,

跟踪的是中证白酒指数,持仓和配比都是由中证白酒指数说的算(白酒龙头股票)。

所以基民在买指数基金前没有做好功课,骂指数型基金的经理不调仓根本就是毫无逻辑的。

2.主动管理型基金

基金经理自行选择买什么,买多少,涨跌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和行业发展情况。

比如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肖楠就可以自行选股,自行调整各类股票的比重:

那么这类管理型基金的收益高低,就与基金经理的实力有点相关了。

但如果行业不景气,受行业基金性质的限制,基金经理也没有办法切换赛道:

就拿同样重仓了白酒消费行业的易方达蓝筹混合来对比,蓝筹并不是消费行业基金,

所以基金经理张坤可以在今年白酒行情不好的时候二季度及时加仓了银行等行业防守。

但受消费行业基金的限制(要求消费行业股票占比≥95%),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肖楠就并不能大幅度减仓消费股调整。

因此即使是主动管理型行业基金,也在行业调整上受限严重。

所以可以从行业基金的构成看出

被动型行业基金全程复制行业指数,它本身限制比较大。

主动型行业基金本质上是买基金经理的能力,我们在本文不做多讨论。

二、行业基金存在风险误区

买行业基金的本质就是买“一篮子股票”,并没有发挥基金分散风险的优势。

我们知道指数基金,就是按照一套编译规则选股和权重,这就类似于做水果拼盘,

一个盘子里,放了30%的苹果,20%的香蕉,50%的葡萄,

而行业指数基金,就类似于一个盘子里有20%的紫葡萄,30%的绿葡萄、50%的红葡萄。

比如消费行业指数基金,就是用31.55%的茅台、13%的五粮液、7.21%海天等编译出来的。

这样构成的行业指数基金问题有两个:

行业基金的走势非常容易受情绪影响,一只基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都崩溃。

比如我们都知道一跌再跌的中概互联:

从监管向阿里开向反垄断第一枪,恐慌的情绪就蔓延到整个互联网,一有风吹草动就见”爹”至今都没有刹住这个势头。

在这之前大家都以为缓过来就安全了,自己能跑得掉,

最后只能随着一跌再跌被套牢被动补仓,目前距离最高点,已经跌了38%了。

另外,市场永远不可能偏向某一个行业,行业是在轮动的。

比如以前银行、保险、地产被称为市场三傻,就是这三个行业傻子买了都能赚钱的意思。

后来这三个行业落没,三傻变成了白酒,医药,互联网,在去年赚得飞起。

到了今年,市场所有人都切换了新三傻:新能源,光伏,芯片。

市场的风向就像女孩子挑口红,永远只买一个色号是得不到女孩子的芳心的。

买行业基金本质上买的就是某个行业的一篮子股票,受市场情绪影响极大,并且只能在一时得益。

当然,会有人说我只要多买几个行业,来回切不就是在分散布局了吗。

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你没有精力了解这些行业。

三、买多个行业基金不一定能赚到钱

大家买行业基金,都是挑自己了解的买,

因为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认知变现,认知不到位,凭借运气赚的钱,最终还是会凭实力亏掉。

举个例子吧:

上周8月20日白酒板块也大跌,理由非常好笑。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

到很多不了解行情的投资者耳朵里就只有几个关键词:

“白酒”、“座谈会”、“监管”。

大家脑袋一拍:“白酒药凉!”,好家伙先溜为敬,当天贵州茅台跌超4%,重庆啤酒连续两天跌停。

这就是对行业认知不到位造成的亏损,

如果有了解就知道,其实这次座谈会并没有特殊之处,不是什么坏消息。

因为往年,每次中秋、国庆双节前都会开这样的会议。

主要是在旺季来临前规范市场价格,防止市场价格失控,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本质上是个利好消费者的信号,但却因为大家对行业不了解、认知不清晰而引起恐慌大跌。

没有了解没有清晰认知的投资就是盲目地*博,你不知道桌面上有多少颗骰子,不知道骰子有多少点多少面,不知道桌上的规则是*大小还是猜数字。

你就很难赢钱。

有些人以为自己了解新能源行业,那么你知道

宁德新时代是新能源上游公司吗?

为什么一些基金经理买有色金属?

新能源下游公司会面临什么风险?

有些人以为自己了解白酒行业,那么你知道

市场为什么要区分酱香型和清香型白酒?

监管为什么要针对酱香型出台管理*策?

白酒当年“塑化剂”事件影响了哪些股票?

你只有了解以下9项内容,才算对行业有了解:

行业发展现状、*策环境、上中下游产业链、龙头公司业务模式、发展趋势演变、竞争环境变化、商业运行模式、市场规模、投资参考价值。

为此每位基金经理布局这个行业前都要做很多事情:

读招股书了解行业优秀公司、参加会议获得最新行业动态、通过访谈了解企业生态、亲自实地调研...

清华北大的顶尖人才要研究行业尚且要做2-5年的行业研究员,当上基金经理后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亏钱。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摸清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知呢?

即使你有精力研究,也没有足够提前的消息渠道。

事实上很多机构的消息来源往往比散户更提前,他们的操作也就能更早。

之前半导体一日大涨8个点,很多人都是在涨后才后知后觉入场,但如果你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就能提前入场赚钱。

提前知道了泡沫破灭的讯号,就能在崩盘的前一刻逃顶。

所以,要想通过布局几个行业来分散风险,如果你不了解这些行业,就只会加大自己的投资风险,

而要了解这些行业你就需要花几年的时间去研究,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

并且受消息来源限制还可能成为“接盘侠”。

三、"大V"的预言并不靠谱

很多人会说,“我不需要了解行业,只要找一个靠谱的“大V”了解这个行业告诉我怎么做就可以了”。

别傻了,朋友们,没有人能预测市场的,

年第一波熊市结束多少"大V"喊着翻身抄底,却又被第二波熊市抄家。

别说这些所谓假大v了,连私募基金经理都可能会翻车:

年成立的泽泉掌门人,百亿私募基金经理辛宇,也曾在年被封为神话般的人物。

在年6月,点股灾前成功逃顶,一战成名,在他身上一度贴着“传奇80后”“投资猛人”等标签。

然而在年他却逆势唱多满仓加杠杆买入垃圾股,搞借壳股,最终业绩一跌再跌,当初跟随他信任他的投资者,也切实体会到了“脚踝斩”的感觉。

这些曾经顶流的基金经理尚且翻车,何况那些大V们呢?

不会分析市场,不会做风险防范,就随时可能被他们一起带翻车。

这就和准备期末考试一个道理,很多机构叫嚣着押题很准,但真正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往往凭借的是考前的拼命的努力。

不要相信任何预测市场的人,他们不是傻到相信自己能预测市场,就是坏到骗你以为他能预测市场。

我们只能教你分析市场防范风险,不能教你预测市场。

总结一下

总之,我帮大家梳理出来只买行业基金可能会面对下面的风险:

行业基金调仓的灵活性低

行业基金本质就是一篮子股票

不了解行业基金就会翻车

“大V”的预测并不靠谱

哪有人跟我说,自己真的很想买行业基金,这个行业大盛,进场总能赚到钱,很难不心动。

基姐也想帮大家赚到钱,所以我还是给大家贡献几个对抗风险的小办法:

五、如何降低买行业基金的风险

1.专注于自己懂的行业,实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